在8月27日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培训会上,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李琳对当前市场的形势与政策走向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市场形势:棉花产量低于去年,一些地区棉花质量有问题。
李琳首先强调,由于南旱北涝,棉花今年总体生产情况要差于去年。201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6822万亩,同比下跌6.7%,是近十年的最低水平。7月以来,大部分棉区气象条件较不适宜,南旱北涝、多雨寡照和高温少雨互现,棉花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棉花产量预测较前期下降。目前看,预计全国棉花总产678万吨左右,同比下降8.6%。另外,新疆单产也较去年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新疆的种植面积要比目前所掌握的数量大,所以新疆地区的棉花产量与上年度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谈到棉花需求时,李琳指出,当前纺织形势依然没有根本好转。棉纺织企业生产运营较为困难,其中小微企业关停明显增加,大中企业多数以维持生产为主。企业为规避风险,调减配棉比例,根据各方面分析,2013年的棉花消费依然不容乐观。
二、政策走向: 相关政策有关部门尚未确定。
李琳在讲话中对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政策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她表示,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稳定市场、满足企业需求的原则不会变。
1、收储的质量范围:白棉1-4级,淡点污棉1-2级,根据往年数据和经验,预计能够达到此级别的棉花大约占棉花总量的95%;长度级要求为27及以上, 达到此级别的棉花大约占棉花总量98%;马克隆要求除了C级以外, 达到此级别的棉花大约占棉花总量的96%;收储质量范围中限制较大的为轧花质量,要求等级为中等及中等以上, 达到此级别的棉花大约占棉花总量70%。
2、等级差价率:原则上按《中棉协条款》的标准执行,但个别指标或将有微调。
3、棉农直补: 临时收储政策连续实施三年,短期效果明显,但常态化难以持续,给财政、安全保管带来很大压力,应该努力让棉花回归市场机制。近期市场上有关直补以及试点的传言不断,但据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各部门对此问题的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相关部门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可持续性方案。
4、储备棉投放:当前国储棉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应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变化和防止出现“转圈棉”的情况下,及早研究国储棉的投放,既可腾出库容用于收储、减少财政负担(主要是保管费、利息和降级损失),又能满足纺织企业需求。据了解,目前政府部门还未召集相关部门对抛储的具体事宜进行商议,但稳定市场的原则不会改变,愿大家保持理智,不要轻易跟着传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