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概股第一股兰亭集势目前命运多舛。
美国时间8月27日收盘后,美国四家律师事务所同时发出公告称,已经向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兰亭集势发布了一系列存在实质性错误与误导性信息,美化了公司财务业绩与表现前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4天以前,曾有另一家律所针对兰亭集势发起内容相似的集体诉讼。
这家中国在线外贸产品零售商于今年6月6日在美国纽交所主板成功IPO,以每股9.50美元融资8075万美元。上市后其股价上扬,至8月中旬一度达到23.38美元。
触发集体诉讼的事件是8月19日兰亭集势公布的令投资者大失所望的第二季度的业绩。这加速其股价直线下滑。至27日收盘,兰亭集势股价跌至10.09美元。盘后交易时间受到集体诉讼消息影响,跌至9.99美元,接近两个多月前的发行价格。
作为今年第一单成功IPO的中概股,兰亭集势的表现或将影响到投资者对中概股是否能够重建信心。迄今为止,今年只有两单中概股成功在美国IPO,这与此前交易所的乐观估计相去甚远。
兰亭集势方面在28日美股开市前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已经注意到律所发起的集体诉讼,公司认为这些指控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公司计划与其外部法律顾问合作保护自己的权益。
业绩下滑触发诉讼
当日发起集体诉讼的这四家律所分别是Rosen律所、RobbinsGellerRudman&Dowd律所、Federman&Sherwood律所以及GlancyBinkow&Goldberg律所。
记者发现,这四份起诉书所指内容大同小异,且递交时间一致。根据这些起诉书,律所认为兰亭集势没能及时披露或误导其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细节,其当季成本高于营业收入,以及没有能够达到此前向投资者宣称的期望业绩等,这些重大的误导信息人为抬高了上市后到第二季度业绩报表披露前的股价。据此,起诉书称其违反了美国证券法相关规定。
起诉书称,从现在开始征集在6月6日到8月19日二季报披露前购买过兰亭集势股票的投资者,都是集体诉讼的原告方成员。律所将在未来两个月内,也就是10月28日以前收集投资人信息。按照程序,法庭将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判定是否立案。
8月23日,另一家律所HolzerHolzer&Fistel已经发起过相似的集体诉讼,这家律所曾经也参与过对新东方的集体诉讼。兰亭集势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称其营业收入7220万美元,低于市场7580万美元的预期。其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2.6%,而在其IPO前的第一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接近100%。这使得当日该股一度下滑超过40%。
分析师丹·斯考特(DanScott)曾在其IPO后指出,虽然股价上涨令人印象深刻,但兰亭集势B2C的零售模式,其结构中服装产品过多、依赖低价等模式将导致其竞争力不可持续。此前兰亭集势曾表示,今年营收增长目标是64%,但目前对其第三季度的增幅预测仅在33%-37%。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
尽管这些起诉直指兰亭集势有财务造假或扩大事实的可能,但从起诉内容来看,律所并没有掌握直接的证据。
中国跨国诉讼律师郝俊波向本报表示,目前主要的质疑在信息披露方面,“美国法律并不需要在起诉前掌握所有证据,起诉后可依法要求原告提交证据列表”。
集体诉讼在美国证券行业比比皆是,通常是由专门做集体诉讼的律所代表投资人发起,在短时间内召集并选出首席原告成员登记,同时从投资人处收集证据。而选择不登记的投资人仍然作为原告成员。一旦集体诉讼胜诉,主要原告成员获得赔偿较多,而不主动登记的投资人则获得象征性赔偿,同时律所会获得较为丰厚的代理费。这些专门从事集体诉讼的律所,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专门打此类官司的律师事务所。
郝俊波表示,一旦终审结果为欺诈等将出现名誉及实际经济上的损害,一般上市企业会在审判过程中给予赔偿作为和解。
中概股遭遇集体诉讼很多。去年9月,至少有7家律所发起集体诉讼,指责新东方及其CEO发布虚假误导性财务信息,目前这些案件仍在漫长的诉讼程序中。
不过中概股诚信危机仍未散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特别组成部门紧盯中概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所合伙人在上周的美中专业会计师协会年会中指出,SEC迄今至少发起了12起针对中概股的正式起诉,目前有5起仍在进行中。该律师曾为SEC工作。
此后SEC开始将目光转向中介机构,但“火势”还没有蔓延到承销商。兰亭集势IPO的主承销商为瑞士信贷和Stifel,中国本土的华兴证券也有参与。据传,SEC可能对中概股普遍使用的VIE上市结构做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