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节的成功举办折射出新疆纺织业的发展。近日,从新疆自治区经信委获悉,由自治区经信委和纺织行办编制的《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已全部完成。按照规划,到2020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现价工业总值达1635亿元,从业人数有望达到100万人。
曾在本届服装节期间获悉,我区目前正在争取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直补试点政策,解决因棉价倒挂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将对企业用工、保险等方面进行补贴,大幅度降低企业负担。目前相关文件正在国家各部委研究,等待批准。
今年5月,中央视察新疆时提出围绕新疆棉花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的重大课题,为此新疆区研究制定《纲要》。按《纲要》规划,到2020年,我区纺织产业链就业容量将达到100万人。其中,2014年至2017年底,实现就业人数翻番,达到40万人以上,2018年至2020年底再翻一番,达到100万人。
据统计,新疆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总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2%,成为中国纺织大区。2012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服装(服饰)企业达81家,服装产量达2826万件。全疆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5亿元。2012年,新疆口岸出口纺织品服装总值达72亿元,主要出口中西亚地区、俄罗斯和欧盟。
“纺织服装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特性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是容易实现就近就业的产业。”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梁勇说,《纲要》一旦实施,将对新疆发展和实现就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推动东部纺织产业向新疆转移。
据介绍,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优势明显,一是原料丰富,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一半;二是新疆有充裕和价格便宜的电力资源,平均电价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对于电力成本占生产成本10%-15%的纺织服装企业,非常有利;三是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通过新疆向中亚和欧洲出口服装可大幅减少运输时间,物流成本更低;四是土地资源丰富;五是劳动力富裕,新疆每年有近60万人的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约200万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3915亿,增长15%,西部12省投资344个亿,增长23.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新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非常有利。
“优势虽然不少,但阻碍也显而易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表示,当前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际需求低迷、内外棉花差价过大等不利因素给纺织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内外棉花差价倒挂现象,对新疆尤为不利。
新疆棉纺织企业主要以新疆地产棉花为原料,绝大多数为纯棉产品,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5%左右。但国家每年给新疆棉纺企业进口棉配额少之又少,2012年实际进口外棉量只占全国同期棉花进口总量的0.43%,且获得绝大多数进口配额的是贸易流通企业,而新疆开发其他混纺产品受到化纤原料空缺的制约。近年由于国内外棉价持续拉大,新疆棉纺企业与内地企业相比,原料成本高,致使竞争力下降,开工不足,亏损增加,生产经营困难。
据浙江省援疆总指挥徐纪平建议,新疆纺织产业要想实现2020年百万人就业和1635亿产值的目标,“首要是降成本,解决棉价倒挂问题,让新疆棉与国际棉同台竞争;其次是落实低电价政策,提高就业人口的就业素质,转变就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