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围环境的改善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好转,但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在下滑、发达国家内需改善对中国出口拉动也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都将抑制中国出口的改善,中金公司预计,2013、2014两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于低位企稳,人民币对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会主要体现在2014年下半年。
“7、8 月中国出口增长有所好转,这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加快有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9月16日表示,“发达国家作为中国外需的主要来源,其未来增长前景向好有利于中国出口的改善,进而也可带动相关制造业投资。”
欧美日经济复苏主要由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主导,其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可以直接增加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截至2012年,中国对欧元区、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接近40%,若是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这一比例接近50%。其二,出口的上升还可以拉动国内相关制造业的投资。例如,2006年以来纺织品出口增速与国内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正相关。
但是,彭文生强调,中国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国际形势的好转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大。
“新兴市场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国对主要新兴经济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约为35%,”彭文生表示,“2012年以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这对中国出口不利。”
数据显示,俄罗斯GDP同比增速从2012年1季度的4.8%一路下滑到了2013年2季度的1.2%,同期内印度GDP增速也从5.2%下降到了2.4%。
与此同时,在QE退出预期加强背景下,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明显贬值,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却持续升值,彭文生认为,这使得在发达国家进口市场上,中国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不利中国出口增长。
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1.9%,而印度、印尼货币均贬值近15%,甚至韩元也贬值了2%。
更何况,发达国家内需的上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拉动力度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有所下降。中金公司研究发现,2005-2009年期间美国内需同比增速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实际出口同比增速将上升4.9个百分点;而2010-2013年美国内需增速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仅上升2.4个百分点。欧元区、日本内需与中国出口增速也有类似的关系。
彭文生判断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中国经济自身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