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受棉花成本投入高及价格起伏不定等因素影响,农户种棉积极性下降,全省植棉面积逐年降低。但在鲁西北沿海盐碱地半盐碱地区域,目前尚没有一种大宗经济作物可以取代棉花。能否扭转棉花种植持续低迷的现状?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农喜棉花种植合作社创新种棉模式,灾年依然获得丰产。
行距和株距
均增加了一倍多
2007年,三河湖镇王立平村的棉农李奎辉眼看着种棉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他开始琢磨着做一些改变。四处拜访之后,他决定引进“七特不修棉”,并在家里搞起了试验田。
“刚开始种,心里很没底,因为这个品种在管理上和传统植棉不一样。传统种棉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20厘米左右,每亩3500棵以上;而这个品种行距和株距均增加了一倍多,每亩植株降到了1500株。这种种棉模式有一定风险。”李奎辉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李奎辉,当年的试验田就获得了丰收。第二年,他建立了合作社,决定推广这种种植模式。在推广过程中,新的种植模式很难得到认可,他就挨个村搞试验田,并不断总结高产经验。为了保证种植技术能服务到每一个社员,合作社在每个村设立了村级服务站长。合作社定期召开服务站长会,探讨棉田管理的经验,把各个村里出现的管理难题一起商讨解决。“打好药、用好肥、合理稀植、合理化控,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李奎辉说。
合作社渐渐有了口碑,便迎来了快速发展,合作社如今已有950个社员,种植面积达45000亩,产值近一个亿。
标准化种植
灾年夺得高产
今年夏季,棉花正值结铃期,滨城区遭遇了持续的强降雨,传统种植模式的棉田受灾严重,然而农喜合作社的棉田却在灾年依然获得了丰产。
李奎辉介绍说,灾年能丰产的秘诀就在于合作社的种植模式。合作社种棉采用单垄种植,行距1.2-1.5米,透光性、透气性相比传统种植模式要好得多,所以坐蕾率就高,而且不捂桃,掉桃率也低,结铃期把棉桃保住了,就保住了最终的产量。另外,行距宽,采用机械扶陇,能让植株抗倒伏,同时也利于棉田排水。
合作社社员牟建国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25亩棉花,亩产能达到500斤,今年棉价在4.5元,算下来能毛收入2250元,减去每亩300元投入,最终能纯收入近5万元,灾年还能有这样的收成,明年还会扩大种植面积。
劳动投入,
从50降低到15个工日
李奎辉说:“农户种植积极性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新的种植模式降低了劳动成本。每亩植株数降低一半多,各方面管理花费的人工自然就少;这个品种的棉花,不用修棉,只需要摘除顶心即可,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垄宽1米多,扶垄、打药、施肥均可实现机械化,也减少了劳动时间。这些方面让种棉的劳动投入从50个工日降低到15个工日,降低了6成多,种棉花和种粮食一样省心,农户种棉积极性肯定要高。”
今年5月份,合作社与山东汇通纺织集团签订订购合同,由汇通集团提出棉花种植的5项原则和16项标准,只要合作社种出符合要求的棉花,汇通集团负责收购加工,产品直接供给瑞典HM服装公司。第一年订购合同是500吨,随后订购量会逐年增加。
“棉花订单让社员种棉更加放心,不必担心卖棉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社员会受益。”李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