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已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同时在政治得失方面几无顾虑,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去年11月份的一次中国共产党会议上对国内经济改革步伐缓慢表达不满。
了解此次会议情况的一些政府官员透露,头发已灰白的周小川当时指责政府高层未能推进一些旨在重塑金融领域的特殊计划。与会者中包括掌管金融和商务事宜的中共官员。
距离这次会议已过去一年,周小川仍在继续担任央行行长,而且手中的权力可能比以往更大了。周小川今年3月份达到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但中国新领导层意外要求其再任职五年。一名参与中共职务任命的官员回忆称,新一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批准周小川连任时曾表示,周小川是值得信赖的人才。
周小川获连任表明,中共领导层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公布的一项经济计划中可能至少会包含一些市场化改革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周六开始举行。
周小川一直主张中国经济应转向更多由消费驱动,届时普通老百姓能有更多钱用于支出,同时也能有更多贷款提供给私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周小川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成立更多私营银行,以及进一步向海外投资者开放中国市场。
认为周小川在中国决策方面影响力不断加大是基于对二十多名其同事、党政官员和经济学家的访问,以及对他所写文章的分析。周小川拒绝接受采访。中国央行新闻办公室未回答具体提问,称《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收集的有关周小川的信息都属传闻。
在今年夏天于上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周小川曾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需要进行改革以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以及改善民生。
了解高层讨论内容的人士透露,由于人口流动政策和国有企业治理等其他关键领域的改革势头减弱,周小川的上述建议似乎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党内人士称,周小川主张的一些改革内容预计会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宣布的中国未来10年经济蓝图的组成部分。这些党内人士补充称,这一经济蓝图尚未最终定稿。
参与蓝图制定的人士表示,金融领域改革被摆到前沿的一个原因是周小川已花费多年制定改革路线图。这些人说,周小川已获得一些高层的支持,其中包括习近平首席经济顾问、曾与周小川共事多年的刘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提交给中共领导层的一份建议中将金融行业列为重要改革领域。
刘鹤以及本文中提及的其他一些前任和现任党政官员均未回覆置评请求。
在今年年初,周小川是否会得到改革话语权还远不明朗。中国前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干部退休制度,废除了领导职位终身制,不过邓小平本人直到80多岁还保持其影响力,虽然没有正式职务。
据参与选拔过程的官员透露,中共领导人最初考虑任命时任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董事长的肖钢为周小川的副手和继任者。当时肖钢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共205人),而周小川没有当选,这是周小川即将退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肖钢在党内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如果他被任命为央行副行长的话,他的级别将高于周小川。然而据知情官员称,这一接任计划因为党内政治因素被取消。肖钢最终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主席。
据周小川的同事和观察人士说,周小川想尽可能地推迟退休时间,守住央行行长职务。他求助于那些与他有长期关系的官员,包括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江泽民年青时曾在周小川父亲领导的部委工作,他成为周小川的提携者。
据熟悉选拔过程的官员称,周小川在谋求连任之际还得到两个关键人物的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政治局常委王岐山。
自从3月份留任央行行长后,周小川一直陪同习近平四处出访,最近访问了中亚和俄罗斯。习近平还任命周小川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小川从2002年开始担任央行行长,是1948年中国央行成立以来任期最久的行长,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具有代表性的面孔,能够很容易地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央行官员打交道。他长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会议,包括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和国际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主办的会议。
曾定期与中国高级官员会面的前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ank Paulson)说,中国领导人意识到,要想成功推动经济转型,让经济更多地依赖私营部门而非国有部门,中国必须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在这方面,他们将倚重周小川。
一些经济学家称,任何集中于金融体制改革、但不触及国有企业等其他经济支柱的改革方案都可能适得其反。目前中国的信贷规模膨胀,国内债务在过去五年增长迅速,以至于分析师警告,中国经济开始与日本、泰国和韩国在金融泡沫破裂并最终引发深幅衰退前的情形非常相似。
如果再度活跃起来的银行业将更多资金投放到像“鬼城”那样少人居住的大规模房地产项目中,中国将更容易受到金融问题的冲击。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分析师、原世界银行(World Bank)中国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尽管改革者知道这些问题,他们仍可能冒险推进金融改革,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增加金融的不稳定性。
周小川称,中国将谨慎行事。他在8月份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找到均衡的措施,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改善经济结构 。
分析师和银行业管理人士说,周小川议程上首先提到的就是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中国从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对银行存款有一种隐性担保,即如果银行倒闭,政府将采取措施保护存款人。大型国有银行的管理人士说,由于受到这些银行的反对,使得引入存款保险制度被至少推迟了10年。
中国新上任的领导人非常重视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这也是周小川优先考虑的工作),希望增加中小型民营银行的数量,让它们来投放这些风险更高的贷款。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帮助中小型民营银行在那些担忧资金安全的消费者面前建立公信力。
存款保险制度被普遍视为是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目前中国的存款利率仍由政府来设定。上调存款利率将让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利息,同时也是中小型银行从大银行那里吸引储户的一个工具。
在中国共产党《求是》杂志9月份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周小川强调有必要“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
中国央行5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也称,政府已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达成一致。银行业官员们表示,该制度正等待国务院的最后批复。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中国的央行并不独立于政治机构。周小川扮演的是更高层政府和党内官员顾问的角色,政策的任何调整都需要获得他们的同意。这限制了周小川的直接权力。
中国官员和经济学家们说,2009年周小川在说服国务院批准一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时利用了民族主义的论调。他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中国实力不断上升的一个象征。他在一系列文章中赞扬了中国在制定关键政策时具有的体制优势,并称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是失败的。
而当时几乎没有讨论的问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最终会让全球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削弱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的决策权。
与上一届领导人相比,周小川的思路似乎更契合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想法。中国的官员们说,前任总理温家宝总是在谈经济改革,但基本上未能推进结构性改革,而是只关注短期的增长,甚至不惜以推高通货膨胀和增加债务为代价。
相比之下,习近平最近则鼓励党内官员利用自我批评的武器来摈弃不惜一切代价换增长的政策,接受经济改革。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经济学家黄益平说,是什么改变了?领导人变了。央行的立场现在看上去似乎成为了政府所追求的东西。
要实现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即加快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时间,周小川将不得不奋力争取。
他曾经表示,鼓励外资进出中国将为投资者提供分散投资组合的渠道,同时将为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从外国投资者那里融资的机会。此举还可以提高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迫使国企基于潜在的盈利状况而不是政治因素做出决策。
持怀疑观点的人士曾多次指出,许多其他国家受到不受管制的资本流动的伤害。当热钱流入一国后,很容易催生房地产等市场的资产泡沫,而热钱一旦撤离,当事国可能爆发债务危机。
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中国公民)和央行前顾问委员会委员余永定等知名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
央行官员年内已经与专家学者们举行了一系列闭门座谈。据参加过今年3月央行副行长易纲与中国经济学家座谈会的与会人员称,易纲提出了在2015年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只保留少数一些限制,到2020年全面开放资本账户的计划,与会专家学者们称,出席会议的许多人都感觉这一计划过于激进。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6月份于北京一家酒店召开的另一个会议上,余永定提出反对意见。余永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本管制使中国得以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保障中国金融市场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7月份,央行官员又与一些年轻经济学家举行了座谈,这些经济学家同样认为应谨慎渐进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对周小川的提议持批评意见的学者们感觉他们的意见起到了作用。据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称,在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今年5月份暗示或开始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后,巴西和印度出现的资金突然外流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国官员的重视。周小川及其他央行官员现在强调,必要的情况下中国可重新实施资本管制。
周小川不会退缩。央行官员称,周小川力促公布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时间表,以进一步落实中国实施这一政策的承诺。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春华资本集团(Primavera Capital)的首席执行长胡祖六(Fred Hu)几年前曾参与过颇具争议的中国银行业的私有化讨论。他说,在周小川看来,与以前相比,目前的政治氛围更利于推进重大改革,而且现在也到了非行动不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