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保障支出黑洞,是经济理性人的做法。但延迟养老几乎遭遇一面倒的反对,是因为人们把保障的不公平投射到养老体制上,目前的任何举措都会被认为是对企业员工的新的掠夺。
关于延迟退休,关于养老,目前的逻辑矛盾之处必须进行清理。
一方面说养老金不足,要延迟退休增加劳动人口;另一方面说延迟退休,将恶化就业形势。一方面说中国老龄化可怕需要增加人口,另一方面说中国劳动人口庞大,需要腾出位置来接纳新增人口。
上述说法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高,个体劳动者产出下降,达到相同的财富就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延迟退休表面上是减少养老支出,实际上是增加劳动力,在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更多。只有提高劳动效率,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国不缺劳动力,通胀上升不是劳动力短缺的理由,本质是效率不高。按照中国社科院唐钧先生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只有美国的1/11,日本的1/12。当效率不高的经济体追求公平的一视同仁的养老保障,必然滋生各种错谬百出的理论。
事实是,我国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劳动力奇缺,而大量通过统一通道培训出来的机器或者农村出来的低端劳动力并不短缺。导致的结果是,公务员考试热度不退,2014年有152万人参加“国考”,角逐11729个国家公务员职位,大约为130人抢一个职位。产能过剩与低端劳动力并存,中国产业升级缺乏劳动力的根本支撑,有创新意识自主创业的人士少之又少。
延迟退休当然会增加就业困难,到底是延迟退休还是减少养老金发放,需要在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方面通盘考虑。
笔者曾经支持延迟退休,但目前倾向于先解决双轨制,而后退休年限与养老金数量挂钩,由个人自主选择。
延迟退休遭遇民意抵触,去年7月10号,全国老龄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基本数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90%以上的人都反对延迟退休。媒体的小样本调查显示,情况大同小异,支持延退的多数为公务员。原因是延迟退休增强了退休双轨制下的不公平感,而我国劳动强度较大,无论是一些政府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折旧比较快,在低龄老人期退休是对高强度工作的补偿。
延迟退休对就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8月4日,一份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人社部、武汉大学等部门和高校联合完成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发布。报告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称,全球大约有165个国家对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定在65岁左右。中国解决就业问题让人头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中国目前有7亿多劳动力,劳动力绝对数和可能的经济状况相比,劳动力数量不缺,这一状况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农村实行土改,农村还有大量人口需要获得就业岗位。中国还有多少低端制造业、多少资源可以容纳庞大的劳动力?
公务员延迟退休是可行的办法。根据狭义口径,我国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在500万人左右,加上党政、社会团体,共有1053万人,保守估计以10%的退休更替,以平均退休工资3000元计,则一年减少退休金31.59亿元,虽然这部分人在岗仍然需要支付工资,但不需要新招工作人员,也不需要支付几十亿元的养老金。
考虑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的现实,目前的养老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
具体而言,逐渐取消双轨制,只要双轨制存在,任何围绕养老金的改革都会被视“诛心”为动机不纯,受到强烈抵触。同时,做实个人帐户,鼓励个人缴纳的积极性。
未来的养老应在自愿的基础上决定退休年龄,可以50岁退休,可以70岁退休,但与缴纳的经费、与替代率挂钩,多缴多得,有钱者无意继续工作者可以选择提早退休。至于缺口部分,根据三中全会全文,到2020年,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将提至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此之前,央企上缴比例分为五类,最高比例是20%,最低是不上缴。国企红利将可以弥补一部分养老缺口,其他的,按照现实情况增减养老保障水准
厘清激励机制,政府建立公平体制,每个人自主选择,一旦选择,就再也别抱怨,我吃亏了。市场经济,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得遵守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