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编制方案”专家论证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该方案通过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任组长的专家组的论证。
这是继“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中国纺织材料价格指数”之后又一项专业领域的发布。
专家充分肯定编制方案
据了解,此次论证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常熟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论证。
专家组成员认真审阅相关资料并听取指数编制项目组的介绍,对“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编制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为了该指数在后期应用中,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用性,各位专家给出很多中肯、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认为,纺织服装行业已经迈入了“指数时代”,指数将对分析、预测经济运行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江苏纺织业在“指数化”的进程和影响上走在全国前列。
首先,“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的编制方案建立了男装市场价格与景气监测体系,对生产企业和商户加强经营决策具有积极作用,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做好市场监控和宏观指导提供了信息支持。其次,“编制方案”突出了男装市场价格与景气指数的创新特点,在男装价格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电商指数等指数编制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性。第三,“编制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男装市场需求、分类与特点,满足男装市场与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总体来说,常熟男装指数的编制发布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全会精神;“编制方案”可操作性强、设计规范合理、方法科学,组织实施具有较好的基础,希望在试运行不断加以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对外发布,使“中国·常熟男装指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男装指数”具有代表性值得期待
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的常熟,是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的交会处,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
近年来,依托常熟服装城的集聚效益,常熟市主力打造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服装服饰生产企业3500多家,年产值超过1200亿元,服装市场成交额超1000亿元;系列男装、羽绒服等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男装占全国产量的20%以上;常熟男装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因此“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的编制发布具备良好的产业环境和行业基础,将有较强的引领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应该从建立中纺指数的战略高度来诠释“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的意义,首先要为广大生产企业和商户欢迎和使用,才能成为更好地表征行业运行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指数具有监测功能和预警功能。监测功能:通过指数,以具体的专业为观察点,及时反映纺织生产与贸易现状。预警功能:利用指数,对产业趋势进行预测判断,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并在政策出台时间上把握好提前量,保证政策实施的及时性。
从中观层面看,指数具有信息功能和预测功能。信息功能:各项指数是一个专业型统计信息系统,将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纺织专业信息。预测功能:基于指数序列,可构建各种预测分析模型,判断主要产业指标的基本趋势。
目前从微观层面看,具有价格形成功能和经营决策功能。价格形成功能:基于指数系统的价格信息,为采购商和生产企业提供丰富的产品价格资料,从而在博弈中形成双方的“均衡价格”。经营决策功能:指数可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成本控制信息,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常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晓东在论证会上致辞。沈晓东谈到,“中国·常熟男装指数”的编制发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家级专业市场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常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科技竞争力。常熟男装指数可以为服装生产、流通企业组织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市场参考,为政府和行业组织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中国·常熟男装指数”体系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发布,向市场传达精准的交易信息,建立起有效的价格、景气指数交流平台,力争成为全国男装市场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