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表示,中国城镇化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到2013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4%,以当前增长速度,到2018年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0%。
新华网援引蓝皮书内容称,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由于城镇化的推动,中国GDP每增长1%,也会在城镇新创造130万-170万人的就业岗位。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分别达到了1,102万、1,168万、1,221万和1,266万个。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蓝皮书称,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罕见地未曾导致对农民工的“挤出效应”。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超过1.7亿人,比上年增加了525万人,同比增长3.1%。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在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从趋势上来看,基本上9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率的表现是处于一个快速的增长直线上升的态势当中。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已经低于城镇人口数量,未来城镇化的水平即使在低速增长的时期,我们仍然能够快速的增长。”张翼表示。
此外,据蓝皮书,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连年下滑,截至2012年年末,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4.95‰。但中国大陆每年仍净增人口660多万人,中国人口结构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年均净增人口仍较多的双重压力。
同时,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为明显。但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2012年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人民币,而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为1,587.7元,两极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0多倍。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城。
不久前闭幕的城镇化会议显示,和以往大拆大建的造城思路不同,中国新型城镇化强调要顺势而为、不拔苗助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同时,也要保护耕地和自然生态环境。未来城市建设过程势必要和生态文明“软硬兼施”,带动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