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调控保护农民的初心,如果不考虑下游加工企业的诉求,最终效果会与初衷大相径庭
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商来说,中国大量收储大豆、棉花等农产品,是一个好消息,收储的农产品进入国库后,市场供应出现缺口,为进口农产品大开方便之门。
而日前中国对大豆、棉花进行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让农产品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国际市场指望占中国“有形之手”调控便宜,可能将成为一种念想。
中国从2004年开始的粮食收储,以及后来衍生的临时收储,留下了不少启示,国内一些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高度融合,关起门来自己玩,实践证明不可能,市场机制是国际通行规则,有形之手要与无形之手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调控效果。而农业调控保护农民的初心,如果不考虑下游加工企业的诉求,最终效果会与初衷大相径庭。
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四部门公布2005年中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开始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托市收购的出发点是充分发挥价格导向作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换句话,就是防止“谷贱伤农”,这一政策基调一直持续至今。以粳稻(三等,下同)为例,2005年,国家制定的价格为每50公斤75元,即每市斤0.75元;到了2013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增长至每市斤1.50元,与2005年相比,最低收购价增长一倍。
托市收购对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极大作用,托市收购的对象从稻谷,进一步覆盖到小麦,从2008年开始,中储粮对主产区玉米、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措施。
大豆等农产品在2008年进入国家收储范围,与当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暴涨暴跌关系较大。中华油脂网分析师金森森表示,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暴涨,当年7月,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达到1654美分/蒲式耳,而到了2008年底,价格暴跌至776.2美分/蒲式耳。受国际市场影响,国产三等油用大豆价格从最高点的每吨5400元暴跌至年底的每吨3450元。
当时呼吁政府救市的呼声不绝于耳,当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宣布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在东北大豆主产区,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消息公布后,东北大豆价格普涨每吨100元左右。
棉花的临时收储始于2011年。与大豆临时收储的“救市”性质不同,棉花临时收储是为了防范价格暴涨暴跌对农民造成冲击。第一纺织网总编辑、资深研究人士汪前进告诉本报记者,2011年,棉花价格一度暴涨至每吨3万元左右,有关方面看到了棉花价格暴涨后有暴跌的风险,因此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的政策,宣布以每吨1.98万元的价格收购国产棉花,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
与稻谷、小麦情况不同,中国对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临时收储很快显示出副作用。中国的稻谷、小麦自给自足,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高,宏观调控的目的基本可以不受干扰地实现。而大豆、棉花却不同,国内产量供不应求,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以大豆为例,进口量在2008年临时收储启动时,早已经超过了国产大豆的产量,是国产大豆产量的2~3倍。
棉花对外依赖也较为突出。2004~2009年,我国年均棉花进口量在230万吨以上,最高一年达到了400万吨。中国对外棉花依存度高的格局一直没有明显改变。
当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相差不大时,临时收储对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大豆、棉花的影响并不突出;而国际市场大豆、棉花价格暴跌后,中国收储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高地”,让国内产业界大吃苦头。
中国1.98万元的棉花收储价格此后上调至每吨2万元以上,而此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棉花价格随行就市,最低的时候每吨比中国棉花便宜5000元左右,不少中低端的纯棉纺织品订单因此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纺织厂,中国企业只能徒叹奈何。而中国棉花的种植面积近年来徘徊在6700万~6800万亩上下,低于安全线8000万亩。
收储的初心是为了保护农民,对产业链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却不够。粳稻的最低收购价从2005年的每斤0.75元翻倍至2013年的每斤1.5元,稻谷价格只涨不跌,在农民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理预期,而另一方面,大米作为民生产品,因为各种因素受到压制,整个大米加工业持续多年出现“稻强米弱”的现象。北大荒等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出现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而价格便宜的越南大米等依靠走私的渠道进入中国也屡有曝光。
大豆和棉花的收储改革,建立目标价格的补贴机制,重新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效果如何,让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