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1月外贸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按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均回升至两位数以上,预示着今年出口或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欧洲情况转好对提振出口意义显著。而虽然近几年,受到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中国出口竞争力已有所明显削弱,但考虑到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动荡,这种负面影响有望得到中和。
具体来看,按美元计价,1月出口同比增长10.6%,高于市场仅为0.1%的平均预测与笔者5.5%的相对乐观判断。进口同比增长10%,亦超出市场4%的平均预期,与笔者7%的预期。在强劲出口反弹之下,1月贸易顺差319亿美元,创2009年1月以来的新高。按市场来看,1月对发达经济体的改善较为明显: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从去年12月的3.9%上升至今年1月的14.6%。对美国、日本同比增长8.8%和7.8%,同样高于去年12月的3.0%和5.5%的增速。
此外,笔者在去年年初时曾撰文《莫让出口数据遮望眼》,提到当时出口数据之所以强劲与海外经济低迷不相符,实则有大量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而这从对香港出口数据中便可以得到更为明确的说明,去年1月,中国对香港出口同比增加88.3%,显著高于同期香港公布的从中国进口的数据34.2%,其后四个月,二者差异均超过40%。
而自去年5月海关打击虚假贸易以来,这种差异已经明显缩小,基本维持在个位数,显示数据虚高情况已大大缓解。最近一期数据,即去年12月二者差异仅为4.2%,是考虑到统计误差与方法不同的合理区间,说明如今出口强劲增长是建立在真实贸易基础上的,是可以持续的。
按产品类别来看,1月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家具、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出口同比增长12.2%,高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其中,服装出口同比上升13.4%,高于去年12月的4.7%;塑料制品同比增长27.6%,高于去年12月的13.2%。而相对而言,占出口份额一半以上的机电产品增速缓慢,同比增长为3.8%,其中机械设备同比增长7.4%,而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则同比下降4.5%。
进口方面,1月进口同样强劲,这或许与中国新年到来,企业节前急于在长假前完成报关与清关手续有关。其中,1月铁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较多,同比增长分别为33%、58.6%、58.6%。煤、原油、初级形状的塑料、钢材进口、大豆同比增长分别为17.5%、11.9%、14%、22.5%、23.7%。而成品油、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则有所下降,分别为-3.8%、-3.2%
此外,笔者观察到,由于近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中国出口竞争力已经受到了东南亚国家的挑战,诸多跨国企业纷纷撤离中国,选择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设厂。但是,从去年年中以及今年年初的两轮新兴市场国家动荡也可以看出,相对而言,中国政治与经济环境更为稳定,是个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预计,未来跨国企业在选厂时会综合考虑成本与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而中和成本上涨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在带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基本保持稳定,信贷收紧以及官员考核方式转变将导致投资下降,今年出口或是亮点。鉴于当前货币政策较紧且稳增长压力仍然不小,建议决策层继续打击热钱且莫让人民币升值过快,在年底人民币兑美元(6.0624, -0.0012, -0.02%)汇率基本维持在6左右,以维持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综合上述判断,笔者预计全年中国GDP或将达到7.5%。
(本文作者介绍: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