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一直指责海外分析师对中国经济过分悲观,研究中国经济的海外分析师常被扣上“唱衰中国”的帽子。
但这一次,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家好像也开始唱衰了。也许他们不像海外学者那样悲观得让人讨厌(至少一家媒体报道说,中国政府曾指示国有媒体编辑在发表海外经济学家言论时要谨慎),但他们对中国经济放缓和金融风险上升问题越来越敢说话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经济学家王洛林在本周的一次研讨会上说,中国正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不要掩饰这一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也表达了类似的悲观看法。
他表示,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很大,对今年的增长前景不宜抱过高的期望。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本国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放缓,两位数的增长率早已是过眼云烟。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由第三季度的7.8%降至7.7%,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增长还将进一步放缓。
余斌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略高于7%,将远低于2013年的7.7%。
他还表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投资、消费和出口看上去都不太好。
他表示,今年中国总体投资增速预计将由去年的19.6%降至18%左右。他说,制造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供给过剩也可能打击投资热情。同时,日益高筑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可能抑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一向对中国经济比较乐观的原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也预计增长动能将减弱,至少现在如此。他说,应该从心理上做好今年开局不利的准备。他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可能跌破7.5%。
经济放缓加大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说,总体信贷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是主要风险。
他在这次研讨会上说,困难会比较多,不一定能很快克服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的信贷规模还在迅速扩张。张卓元说,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最广泛的信贷指标)可能超过2009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那一年。2009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为人民币13.9万亿元(合2.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国经济总产值的41%。
他说,地方政府必须借更多的钱来偿还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
中国审计署去年年末表示,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发行和担保的债务总额激增至人民币17.9万亿元,较2010年底的上一次统计增加了67%。其中近40%的债务将在今年年底前到期,加重了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压力。
李稻葵说,一直靠借款为多数公共项目融资的地方政府应当鼓励更多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可以选择利润较高的地铁等项目向民营资本开放。
他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他建议政府允许一些高收益率金融产品违约,这些金融产品往往与地方政府和管理不善的借款人有关。
但目前来看政府并没有采纳这类建议。上个月末,当山西省一家煤炭公司的一笔人民币30亿元的贷款面临违约时,当地政府就没能坚持原则。为了避免违约事件发生,当地政府允许这家公司重开一个因事故关闭的煤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余斌说,中央应该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控制地方债务;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偿债,则当地官员不能升迁,不能领薪水,当地基建项目也要停止。
这样严厉的手段肯定会让一些官员垂头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