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运营近二十个鞋类品牌是否达到了百丽国际的极限?
昨天,中国大陆最大的女装鞋零售商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丽国际”,01880.HK)发布2013年财报。2013年,百丽国际旗下的两大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其中,鞋类业务同比增长5.9%,而运动服饰业务同比增长18.3%。
虽然从整体上看,鞋类业务保持了增长的速度发展,但仍然难以掩盖百丽国际鞋类代理品牌业务的颓势。财报显示,2013年百丽国际的鞋类自有品牌以同比8.1%的增长实现202.7亿元的收入,而代理品牌的收入则同比下跌9%,这是百丽国际鞋类代理品牌四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鞋类代理品牌现负增长
虽然鞋类业务是百丽国际的支柱型产业,但是,2013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增长明显放缓。
财报显示,2013财年,百丽国际实现收入36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3%,其中净利润约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这一数据成功地扭转百丽国际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下滑3.4%)的颓势。
但是,2011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26.5%;而在2013年,其鞋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5.9%,增长幅度明显下降。
2013财年,百丽国际鞋类代理品牌实现收入17.05亿元,同比下跌9%。这是其鞋类代理品牌业务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百丽方面对此的解释为,个别代理品牌业务的终止,短期内尚未能够由新增代理品牌完全替代。
2011年财报显示,百丽国际旗下的鞋类自有品牌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ipi Japa、Millie"s、Joy & Peace 及 Mirabell 等;而代理品牌有Bata、Geox、Clarks、Mephisto、BCBG、Merrell及Caterpillar等。到2013年,百丽国际旗下的鞋类自有品牌数量有所增加,且老品牌变动不大,但是,其代理品牌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顾客的分流已经影响到了传统零售渠道的业绩,主要表现为,老店客流量减少,而新店的培育时间加长。
百丽国际鞋类代理品牌几年内屡次出现业务变动,甚至终止一些老品牌,推出一些新品牌,新增品牌门店的培育需要比以往更长的时间。
2013年9月份,百丽国际以大约7亿元的价格收购龙浩天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浩”)。
龙浩员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龙浩在中国市场拥有SKAP、DragonSea两大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Timberland,且在全国拥有600多家门店。
该收购项目完成后,百丽国际旗下的鞋类业务将新增两大自有品牌和一个代理品牌。在高档鞋类别,目前中国市场基本由国际一线休闲品牌占据领先地位。龙浩旗下的高档休闲鞋品牌SKAP,可以弥补百丽国际在高档休闲鞋领域的短板。
而百丽国际披露的信息显示,该项并购已经取得中国商务部批准,目前正在办理股权转让的若干行政审批手续,预计在2014年第一季度末之前可以完成。
对龙浩的收购,百丽国际自有品牌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到提升,或许会进一步拉大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的差距。
百丽国际方面表示,在中档时装鞋类别,已经运营6个品牌,暂无计划进一步增加品牌;在中高档时装鞋类别,目前在大陆运营3个品牌,如有合适机会,不排除适当增加或者引入一两个品牌。
收购业务显成效
相比较而言,运动服饰业务成了本次百丽国际业绩的亮点。2013财年,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服饰业务取得了18.3%的销售规模增长。
百丽国际管理层将此现象归结为:同店销售增长相对较好,以及新并购业务产生的贡献。
2013年3月份,百丽国际8.8亿元完成对Big Step Limited的收购,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对其合并报表。财报显示,仅Big Step就为运动服饰业务贡献了超过十个百分点的增长。
与鞋类业务不同,目前百丽国际的运动服饰业务以经销代理为主。其中,Nike和Adidas两个代理品牌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运动服饰业务的90%左右。
据了解,目前百丽国际的运动服饰业务仅仅涉及分销及零售环节,而鞋类业务则是全价值链模式。鉴于各自经营模式不同,运动服饰产品之毛利率一般较鞋类产品低。
而去年8月份,百丽国际以5.8亿元收购巴洛克日本有限公司约31.96%股权。巴洛克在时装研发、品牌、供应链等方面具备优势。巴洛克公司成了百丽国际介入时尚女装市场的切入点。百丽国际方面表示,该项合作是公司介入时尚服装品类的第一步。
百丽国际对巴洛克公司的投资项目,已于 2013年第三季度完成,而对中国合资公司的组建,也在 2013年第四季度完成。
除了业务上新尝试的计划,百丽国际将在电子商务和购物中心等渠道方面持续投入,表现为,继续推动优购网平台的建设发展,以及针对购物中心渠道,度身打造多品牌店铺格式等。
截止到2013年末,百丽国际在全国拥有门店1923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