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中旬开始,人民币呈现出加速贬值态势。2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达到6.1808,人民币大幅贬值逾500个基点,创近1年新高。
国信证券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引发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和货币政策动向的热议。在基本面并无“突变”的情况下,央行有意引导才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肇因。而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走贬,意在打击似乎顽固不化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遏制跨境资本汹涌而入的势头。这会进一步拓宽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为央行在“稳增长”和“控杠杆”间的小心权衡创造条件。但央行无意也不敢主动促成持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这轮人民币汇率走贬也不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拐点。
对最近一周人民币汇率的暴跌,有从商业银行外汇头寸变化角度加以解释的。一种解释是,节前人民币流动性紧张,商业银行会拆入美元换成人民币以满足流动性需求,导致人民币升值;节后反向操作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比较历年1月和2月的结售汇数据,的确存在节前银行结售汇顺差较高,而节后银行结售汇顺差较低的现象。但比较春节假期前后10个工作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却并未发现明显的季节性因素。另一种解释是,由于1月外汇贷款大幅上升,商业银行要求持有的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也相应上升(根据去年外管局20号文的规定)。这样,商业银行需在月初10个工作日内购汇补足美元头寸。2月补齐头寸时间节点是20号左右(之前间隔着春节假期),而人民币汇率贬值正好从17号左右开始启动,时点上的吻合似乎在支持这一猜测。但这一猜测可能并不成立,或者即使成立,其边际影响也非常小。这是因为,按外管局20号文规定公式(各银行当月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上月末境内外汇贷款余额-上月末外汇存款余额×参考贷存比)×国际收支调节系数),2013年6月底(首次要求满足的时间点)到2014年2月,商业银行要求持有的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反而略微下降,而同一时期银行结售汇顺差却大幅上行2047亿美元。因此,这一条款并不对商业银行形成太多约束。
央行有意引导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肇因。当前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1月我国贸易顺差超预期,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的银行结售汇数据也显示大量资金流入;而外部新兴市场经过一月动荡后已趋于稳定,也未出现新的可能触发资本外逃的恐慌事件。因此,使用简单的排除法,央行有意引导才是更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的是,2006年开始,人民银行授权外汇交易中心通过询价形成每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但作为人民币汇市上最大的庄家,人民币中间价变动显然体现着央行意图。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先从中间价启动,即期汇率向中间价收敛,应该说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贬值迹象还是较为明显的(虽然外管局在答记者问中称“不必过度解读”)。
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通常会对出口较多的纺织服装、家电、电子信息等行业更为有利。上市公司中,纺织服装业的鲁泰A 、孚日股份、瑞贝卡和金飞达,家电业的TCL集团、格力电器,家具业的宜华木业、美克股份等公司对美出口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