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如何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尽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是发展对外贸易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
北京时间3月1日,中国商务部获悉,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
这也基本与《第一财经日报》今年初的报道相吻合。早在1月8日,本报记者便根据去年前11个月的数据,并按照WTO所采纳的国际贸易统计口径推算得出这一结论,并指出美国2013年全年贸易总值保持世界第一已是“不可能的任务”。
外贸增速下滑
但在目前的状况下,这个处于高位的数字可能意味着转型的必要。中国在过去两年进出口总额均已无法重现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下降至6%~8%的中等速度区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增速下滑也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到这个阶段,中国若不解决一些整体性的宏观经济问题,并加大开放的力度,很难在外贸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昨日由商务部举办的“中国迈向贸易强国座谈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对在场记者表示,依靠传统的数量和价格增长的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必须着力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此外,要保持外贸稳中求进,发挥对外贸的支撑政策,用好外贸政策,建好外贸平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要落实中央对外贸稳定增长调结构决策部署,推动决策落地,增强企业信心,继续稳定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
商务部目前已经组成了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课题小组,钟山总体负责,重点落实这一目标。
此前,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今年初高层已有批示“要发挥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今年可能出台一些实质性的促进出口政策,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或被纳入其中。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本报表示,从外贸整体竞争优势看,还需要在解决传统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上下点功夫。“现在一些产业面临向海外转移的压力,如何把东部发展比较困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系统地引导到中西部,这是一个大的战略。”
此外,贸易政策还需要保持统一性、定位清晰,才能使各部门协同作战。
霍建国说,在一个市场开放的格局下,我们面临与高端市场的差距,也体现在对开放后的监管心中无数,需要深入去厘清不同产业目前的竞争力状况,才能决定负面产品清单,到底哪些可以保留,哪些要去掉,工作量很大。
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对于未来中国外贸的外部环境,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的判断是,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高虎城指出,从外部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总的来看,国际市场需求很难再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持续高增长阶段。国内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如何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尽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是发展对外贸易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钟山说,中国500强企业中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于30%的企业不到30家,国际经营的能力比较弱;此外,外贸500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弱、同质化竞争、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
近年来,用工成本在上升,劳动力供求也比较紧张,中国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在弱化。钟山称,今年的两个情况可以佐证这一点,一是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二是中国占全球对外贸易份额在增加,但是占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份额却在下降。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的副司长支陆逊补充说,中国贸易实现产品国际化,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国际化。调研中发现,企业在经营理念、研发、品牌、管理、服务等很多方面是比较缺失的。未来的工作将集中于公平环境和创新能力,比如推动企业在境外建厂、设点、网络建设,将贸易和产业、贸易和融资结合。
高虎城则在3月2日撰文,重点指出中国外贸在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以及贸易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创新发展的基础亟待加强。2013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达到57.3%和29.9%,但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滞后。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我国是世界第一服务贸易逆差大国,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1184.6亿美元。服务出口结构也不够优化,金融、保险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出口占比还比较低。
此外,贸易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单向鼓励出口的政策手段比较多,有促有限、有出有进的双向调控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仍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倾向。如何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