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政府引导服务作用,治疗“大城市病”,北京市政府计划对辖区内的部分批发市场进行搬迁。调查后发现,批发市场内的商户多数愿意跟随市场搬迁,而一些市场管理方则坚称不会搬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3月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城区已同河北省发改委有关部门沟通研究,初步确定动物园批发市场向河北搬迁。新发地等批发市场是否搬迁,还在研究中。搬迁要综合考虑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两个作用结合起来。
商户:虽可能影响销售
但愿意跟随搬迁
3月8日,星期六。记者来到占地1820亩,日均车流量3万多辆次、客流量6万多人次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新发地)。“我们4家合作搞的这个配送站,客户比较稳定,经营得不错。”一位经营蔬果批发配送业务的摊主告诉记者。
这位摊主告诉记者,听说过新发地可能搬迁的消息,但搬迁的可能是以大型运输车辆为载体的农产品批发商,有门店的应该不会搬迁。
记者了解到,搬迁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原因之一是拥堵,而在记者走访期间,拥堵的现象一直存在。
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入口,记者询问门卫停车场在何处,门卫告诉记者,“没有停车场,停到不碍事的地方就可以了。”
周末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依旧车辆众多川流不息,道路上维持交通的管理人员虽然忙碌工作,但依旧有车辆为了方便见缝就钻甚至逆行,在一靠近市场出入口的十字路口,记者发现这里并没有红绿灯,车辆从前后左右4个方向同时行进。
随后,记者又来到已经确定搬迁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地区,该地区某服装市场从事童装生意的摊主告诉记者,已经听说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要搬迁了,有消息说可能搬到河北廊坊永清地区。
“搬过去的话估计会对生意有一些影响,但是要都走的话我也会跟着一起去,虽然对零售业务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长时间经营积攒下来的老客户不会流失,对批发层面的生意影响不会很大。只要形成集群和规模,零售生意也会上来的,这是我们这行的市场规律,不用害怕。”上述摊主告诉记者。
业主:坚称不搬迁
虽然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发地、大红门等批发市场是否搬迁还在研究中,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短期内他们不会搬迁。
3月8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咨询在该市场租赁摊点的经营者身份咨询相关问题。
该公司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新发地批发市场不会搬迁,但我们在外地会有一些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会分担一些我们的业务。”
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如果是从事绿色、纯天然等农产品经营,最好与超市对接或自己设点,在新发地批发市场经营的一般都从事农产品批发生意,而如果要在这里经营,只需要缴纳营业额的1%至1.5%就可以了。
就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对面,记者发现了还未建成的北京新发地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工地上还搭建着简易工房并堆放着建筑材料,工地上一些建筑的主体已经建成,周围围墙外布满招商墙体广告。
而在已经初定要搬迁至河北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记者也得到了类似的说法。该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市场不会搬迁。
“别家市场会不会搬我不敢保证,但我们的市场不会搬。”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刚才我在市场里问了摊主,他们说要搬的。”记者以咨询摊位的经营者身份问道。
“那么你说你是愿意相信他们还是愿意相信管理部门呢?”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摊位的租赁情况很好,每个摊位的面积是5平方米,根据位置不同价格也有变化,一年的租金3万余元至4万余元不等。租户与市场每年签订租赁合同。
而一位之前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某摊位工作过的打工者告诉记者,“之前听到过搬迁的消息,本来还觉得会很快搬迁,所以春节从老家回来后我就没再去上班而是去学车了,现在看来一时半会还搬不了,学完车我还会回去上班。”
“让市场决定一切”
事实上,无论批发市场到底是否搬迁,往哪里搬迁,最终都将由市场规律本身决定。主管部门所做的,也是尽量减少行政力量对市场的影响,尽量让市场发挥调控作用,和对资源的合理调控。经过努力,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3月6日,记者来到北京市第一家由商场转型为批发市场的大型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官园商品批发市场。这里的一些商户告诉记者,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
“到现在为止,今天我就卖出了一双鞋。”下午4点,一位从事童鞋批发生意的摊主告诉记者,“以前最忙的时候我要雇2到3个人,从早上开业忙到晚上关门,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
“有一段时间这样了,一直都不景气,春节前后还有点人,过节后就又冷清了。”上述摊主告诉记者。
而关于原因,上述摊主表示,网购对他们的冲击不小,同时之前的冬天温度没有想象的那么低,所以棉鞋、靴子等冬鞋就不很好卖,而现在正好是“二八月乱穿衣”的时候,所以人们一般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选择购买新鞋。
另一位从事童鞋批发生意的摊主也向记者表示,“生意没有以前好做,有的摊位已经撤了。”
而谈到是否能够转型也加入网购的行列,上述两位摊主都表示不会,他们对记者表示,童鞋属于返货率比较高的商品,从订货、物流、时间等角度来说都不太适合做网购。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批发经营已经形成定式,让他们转型做网购比较困难。
之后,记者又来到了一处从事箱包生意的摊位,这里正在进行减价处理,而处理的原因是货物积压很多,仓库里已无处可放,而现在又正是换季的时候,要上新货,所以只能将之前的货物处理。
“出货量比以前小多了,得少挣十几万。”上述摊主告诉记者,“以前我的买卖会有‘单位’来光顾,比如之前有的‘单位’一次就能买我1000个手包,每个150元,能挣30到50元,一笔就挣不少。但现在规定严了,这些都没有了,不光我们这个店,整个官园一笔这样的买卖都没有了。”
在之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生意并不景气,但商户们并没有因此气馁,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少了一些“扶持”,但彻底让市场决定生意的好坏后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了。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泡沫没有了,我们现在就是纯粹的做生意,让市场决定一切。这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商人来说有什么可怕的呢?天气就快暖和了,生意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