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28日,郑州启动“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两年后,银基商贸城(下称银基)出现在第三批大名单上。
银基只是第三批名单中的一个,却有着风向标意义。沐浴郑州建设商贸城20年的政策春风,功勋级批发市场担当了郑州的商贸名片,如今却因城市升级需要迎来了新的命运变迁。
保“商贸城”与城市升级可否兼得?郑州市“腾笼换鸟”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是一盘纵横捭阖的大棋局。
“银基”们登上外迁名单市场一片错愕
3月28日,郑州市政府发布《2014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任务分解方案》(下称方案)。该方案中,公布了郑州第三批城区批发市场外迁大名单,共计57个,其中包括银基、东建材、中原汽配乐园、老科技市场等。
虽说郑州市启动“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已有两年,完成了73家市场外迁或升级改造。但是,第三批名单要动“大块头”的目标明显。
消息迅速“闪击”了城区各类批发市场生态圈儿。
3月30日,在文化路创新大厦科技市场管理处,李刚(化名)和几个经营电脑耗材的同行刚刚“讨说法”出来。
“市场管理处(创新大厦)说‘市场不会外迁’,可对政府下达大名单又给不出任何解释。”李刚很愤怒。此前两年,他曾无数次向市场追问“准信儿”,但事与愿违。
做生意的人最怕被“折腾”,这让李刚们绷紧了神经。如其所说,干批发生意赚的是纸片般利润。如果搬家,不仅意味着要重新计算成本,更要权衡一家老小的生活方式和生计。
“我们很理解商户的想法,但市政府下达方案,我们毫不知情、措手不及。”老科技市场管理二处负责人李建宁称,究竟什么经营业态、达到什么标准的市场需要外迁,他们需要说法。目前,他们仍旧找不到政府方对接信息的窗口。
错愕与冷颤,在郑州不同区位、不同业态的商圈弥漫。
3月31日中午,银基一负责人正在外地机场候机回郑。“老板的手机被商户打爆了,让我立刻问清被列入‘外迁’大名单是怎么回事。”上述人士称。
同日,在同盈世贸商城,其工作人员紧急发放“致广大商户一封信”。该公告写道:请各位商户自觉抵制各类不良传闻。
当晚10时,火车站商圈6家服装批发市场老板沟通会刚刚散场。其中两家市场老板透露,几家市场经营者得知被外迁的消息,均从媒体渠道。火车站商圈服装市场外迁,关系十几万人的饭碗。市场需要与政府做沟通,而不是得到一纸执行令。
而在此时,郑东新区八里庙一位张姓房东也颇惆怅。其所在的社区,聚集了很多经营壁纸、五金件等家居建材的商户,充当了主力租客。如今,几个建材市场外迁的风声越来越紧,“降租留客”成了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
“市场要搬家,走的不是一两个商户,是成批。可这么大的市场能一下子都去哪儿呢?”张房东想问,经营市场的老板与商户想问,衍生在各类批发商业链条上的生存者更想问。
外迁的批发市场都去哪儿了?
进入外迁大名单的标准是什么?政府方有无拿出相匹配的对接规划?市场方与商户提出的上述问题待解。
3月31日,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答复本报,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外迁,一方面是指,以批发方式经营、仓储物流为主业的交易市场全部外迁,另一方面,批零兼营的交易市场,只需剥离物流仓储、批发业务。
也就是说,是否以批发经营方式、物流仓储为主,决定了批发市场外迁标准。
“将批发市场统统赶出三环外,这是误读。”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副局长房广明称,2012年下半年,郑州正式启动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的外迁工作。2014年年初,郑东新区新增加15家市场外迁。但与市场外迁工程相对应,郑州对四环沿线及荥阳、中牟、新郑,规划了“一区两翼”型商品交易批发市场集聚区,目前多已基本具备集纳商户落地条件。(详见图表)。
据了解,郑州市规划的“一区两翼”型商品交易批发市场集聚区,“一区”是指以重点承接食品、服装、钢材、建材等生活消费品市场和工业生产资料为主的综合集聚区,“两翼”是指以承接汽车及汽车后市场、电子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东翼”和以重点承接家具、农产品、纺织、工程机械等批发市场为主的“西翼”。简单概括,“一区两翼”形成了10个主力承接综合性市场。
“外迁市场绝非简单‘交易搬家’,而是重构商贸城的全新生态圈。”这被房广明所强调。其称,10个承接地不仅是交易场所,还建有学校、医院、银行、生活住宅区等一揽子基础配套。截至去年末,郑州已完成73家批发市场外迁或升级改造,不少有外迁需求的商户向上述新市场流入。
新市场生态圈与失去旧址的商户,理应情投意合,但市场反馈似乎不够乐观。
比如,航海路的摩托车及电动车批发市场,南三环的中小型汽配市场,出现了“只拆不迁”,不少商户选择在老市场旁边寻找物业留下,或是缺失了选择方向。
又如,新旧市场争夺商户依旧是尤为突出的矛盾。
还如,新市场的硬件设计、基础经营成本,与部分商户实际经营诉求不匹配。就像新易发板材市场经营石材一李姓老板的苦恼,“我需要10米挑高的经营场所,而在规划的新市场,却只有二层标准化商铺”。
“市场的问题,要交给市场自身解决,政府只是引导方。”房广明认为,批发市场外迁,是全国大中型城市共同面临的课题。而诸如郑州规划“3年近200家市场外迁”规模的,并无现实先例。因而,郑州市“腾笼换鸟”所出现的任何问题,既需要政府与市场配合,也需把握好各自的界限。
郑州市“腾笼换鸟”功勋级市场何去何从
保“商贸城”与城市升级可否兼得?这是自郑州启动“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外迁”计划后,被社会各界嚼烂的话题。
“‘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外迁’工程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工业企业、企事业单位、新型城镇化(城中村改造)外迁工程,一脉相承。”房广明介绍,从整个城市格局看,所有外迁工程核心的利益都是为郑州全面升级。而从批发市场领域单项看,更是为了郑州商贸城突破发展的天花板。
郑州批发市场“天花板”是显见的。如房广明称,近些年,批发市场领域经营主体数量增长、市场影响与交易规模下滑。加上农贸市场类,全郑州共有300多家大小不一的批发市场存在。而同质化的竞争内质、比拼规模的发展品质,与整个城市的升级诉求严重脱节。
“通过将批发业态集中、集聚,硬体与软功能的全面升级,既能助推批发市场、经营商户走入良性、正常竞争,也能由此进入提升综合经营能力的正确轨道。”房广明以此来说明,“外迁”批发市场绝非仅为解决市场脏乱差或交通拥堵,而是一次城市功能的整体升级。
那么,被留下的“功勋”市场能做什么?
从历史脉络看,在郑州20年建设全国商贸城的轨迹上,诸如银基、老科技市场、纺织大世界等市场既是城市发展的“功勋”,更在全国多个行业市场承载了流通要位。
据郑州市市场管理局称,土地性质合规、现有物业符合现有城市发展规划的市场经营主体,剥离批发业务、物流仓储业务,原有物业向消费品零售转型升级,或经营其他内容转型。反之,则依据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总战略,走入土地招拍挂程序。
有业内人士称,郑州多数批发市场恰恰是后者。20年前,随着郑州“建设全国商贸城”的一声令下,它们选择在城市边缘多以租赁农村集体制土地实现发展。因而,随着未来城市改造的总体战略,或有相当数量的知名市场成为历史记忆。
而这,即是当前新旧批发市场争夺商户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
“在政府主导下的批发市场外迁战略中,我们成了被孤立、被遗弃的群体。”郑东新区一建材市场老板直言,直至目前,他们听到更多的,是将现有商户对新市场拱手相让,却得不到现实性置换条件。
上述说法得到了服装批发市场老板们的认同。在他们看来,当前批发市场外迁政策存有诸多显性瑕疵。
郑州市市场管理局给予的答复是,随时欢迎外迁市场建设,部分规划承接区域仍有土地可供应。同时,更希望现有经营市场主体与外来投资主体能强强联合,通过合作共同实现郑州商贸城再成长。
综上来看,政府与计划外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已是显性存在。而这场郑州市“腾笼换鸟”,关乎几十个流通行业、上百万人的经营或就业生计,更是河南省利用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完成商贸流通业升级发育的杠杆。这场历史性变迁的大局,考验郑州市政府经营城市的智慧,更考验政企之间配合的兼容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