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GDP增速再度小幅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如果说投资和消费的放缓程度还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内,那么深度下滑的外贸出口则在整个一季度的宏观数据中显得特别刺眼,似乎也为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提供了一个扩音器。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一季度外贸出口下降3.4%,3月份出口降幅更达6.6%,极大地出乎人们的预料。这样的外贸成绩看上去确实不免让人感到担忧,但是刚刚在去年才站上货物贸易全球第一位置的中国外贸,真的要开始步入衰退周期了吗?
对此,海关总署给出的官方解读是“如果扣除去年同期存在的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官方所谓的“特别因素”,其实就是去年一季度盛行于深港之间的套利贸易。笔者根据最新的数据测算,如果剔除掉套利的因素,3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体增速应能达到5%~7%,其中出口还要快于进口。由于全球经济仍然保持复苏势头,国内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外贸进出口恢复增长依然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因此仅从名义的进出口增速就看空中国经济甚至唱衰中国外贸,还为时尚早。
就外部环境而言,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势头没有改变。欧盟经济增长出现提速,美国随着天气好转大部分地区经济呈现增长迹象,日本安倍经济学从整体上看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在。美日欧三大发达经济体(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持续好转,不仅有利于提振中国出口,更为全球经济保持增长提供了动力,将推动中国外贸逐渐走出低谷。
再看内在因素,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简政放权释放的改革红利已经初见成效,新的改革举措也将逐步实施:质检总局免去法检费用、税务部门加快出口退税、海关总署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商务部门继续对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进行调研等。同时,进一步缩减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加速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加快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微企业减税等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差异化明显的“微刺激”措施也将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外贸保持增长营造良好环境。
然而,进出口企业才是中国外贸真正的主人,他们的看法更能反映中国外贸的真实现状和未来走向。
最近我们看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调查都显示,我国外贸企业对未来抱有乐观预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新进口订单指数都比2月有所回升。海关总署对近2000家企业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3月份出口经理人指数环比回升,汇率压力减轻和主要经济体市场情况好转等因素促进企业出口信心恢复,其中的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则较2月份回调;首次推出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也显示出口将趋于好转。在民间调查中,汇丰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由2月的48.5升至3月的51.5,为16个月来新高。
今年3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7.5%左右的进出口增长目标;4月10日,就在一季度外贸数据亮相的当日,总理在博鳌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向全世界传递了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合理区间运行的信心。
2014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在剩下的时间里中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只有超过10%(按美元计价),才能完成预设的外贸增长目标,要达到这样的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外贸企业抓住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并提高产品竞争力,那么实现全年目标并非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我们说,中国外贸的“最差”时刻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