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2012年到2014年,从大连福佳大化到镇海炼化,再从云南昆明到成都石化,再到今日的茂名事件,关于PX项目的争论从未停息。
PX,中文名字对二甲苯,属于芳烃类化合物,其下游是用来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聚酯的重要中间体。这一连串介绍,对于更多人而言是陌生的。
事实上,PX无处不在。绝大部分的PX都成为了聚酯纤维的原料,而大量的聚酯纤维被加工成服装,满足了全球几十亿人口的穿衣问题。同时,它还是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料。
近十年来,中国PTA产能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PTA产能共计达到3370.5万吨,较2006年上涨了280%,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且2014—2015年仍有将近2000多万吨的扩张。“但在此期间,PX扩能无法跟上,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安迅思化工事业部信息主管陈冬燕这样评说道。
国内缺口过半
PX下游90%以上用于PTA,它是生产涤纶的重要原料之一。它不仅与人们的衣着有关,也可以直接入口,比如药物胶囊的原料之一就有PX。还有,矿泉水瓶等包装材料的主要原料,很多建筑材料的原料以及它可以用来生产油漆溶剂。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PX的下游产品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和纸张,应用于电器电子、汽车及机械制造等行业。
据陈冬燕介绍,中国PX目前产能超过1000万吨,占到了全球的25%左右的份额,是全球最大的PX生产地。2013年中国PX产量在860万吨,表观消费量在1747万吨,自给率在49%,较2012年下降7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庞大的PX产能依然无法满足其下游PTA的市场需求”。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我国PTA和聚酯产量将分别达到3350万吨和3900万吨,对PX的需求量也将达到2200万吨。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是PX净出口国,但随着下游聚合、聚酯产能的成倍扩充,对PTA、PX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到2000年后成为PX净进口国。
2003年中国进口量为101.86万吨。陈冬燕话锋一转,到了2013年,PX进口总量高达900多万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此前调研发现,目前,PTA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由于随着生产压力由下游终端产品向中上游传导,及更上游PX产能增量有限造成的。
“2014年之前,PX行业持续享受着良好收益的日子,但是今年年初至今,在下游PTA市场萎靡的拖累下,另外,在社会库存的压力中,PX和MX(混合二甲苯)的价差缩减。”陈冬燕告诉记者,已经减至行业普遍认为的180美元/吨盈亏点以内。
扩张步伐艰难
PX项目是整个石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过程中,都把PX项目当作重中之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PTA的原料PX,去年国内没有一个项目落地,现在国内产能依然停留在2012年的775万吨水平上。按目前态势发展,到2015年,中国PX对外依存度将会超过70%以上,进而造成中国纺织产业链不配套,形成平稳运行压力。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认为,如果至2015年没有新增PX项目,预计2015年国内PX产量只能达到800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1400万吨。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有PX生产企业13家,其中11家与炼油装置一体化运作,2家为独立PX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这13家企业中有7家分布在沿海,6家分布在内地。与国内景象截然不同的是,近些年来,国外PX新建项目诸多,都欲抢占先机,争夺中国市场那部分缺口。到2016年计划内的国外新装置产能共计1100多万吨。其中,韩国四家企业SK-JX、SKG、GS、三星[微博]道达尔分别计划扩建产能100元/吨、130元/吨、100元/吨、100元/吨。
虽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PX产能,但同时因为目前仍然需要进口50%的PX,且这部分进口的量多数来自于日本、韩国等地。对此,陈冬燕表示,“在议价权方面,中国一直处于弱势的局面,中国PTA企业的成本被这些PX企业掌控着。日、韩等国的生产企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市场PTA工厂的生产成本。”
江苏一家生产PTA的企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司生产原料PX主要依靠进口。“这很危险,说明中国没有定价权。如果遇到问题,下游企业都将面临危机。”
PTA行业目前正经历着水深火热,大多数企业面临亏损。对于目前PTA产业链而言,自身的行业洗牌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制于原料PX价格的影响,因此占据上游优势是必然发展方向。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要更多从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竞争力的角度来看PX问题。“首先是国家需要,这个链条补上,整个产业链就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