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有不少报道说中国经济规模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至少用一个指标衡量是这样。
这个消息恐怕会让很多人惊讶,因为司空见惯的说法是中国经济要到本世纪20年代或更晚的时候才会超美。
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简称ICP)周三公布了最新的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各经济体规模,暗示中国经济的实际体量比过去认为的更大。
但实际上,人们根本用不着意外。常规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是将一国GDP按市场汇率转换为美元后进行比较的。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经济规模超过16万亿美元,是中国的两倍。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经济再过10年甚至更久也赶不上美国。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指出了这种比较方法的误导性,因为并未考虑汇率波动因素。如果你和美国财政部一样认为人民币被低估,那么以美元计算的中国GDP就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同理,只因为一国货币兑美元低估10%,并不代表这个国家的相对经济规模萎缩了10%。
国际比较计划采用的另一项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是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简称PPP)。购买力平价汇率对各国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差异进行调整。该指标反映的是,在不同的国家购买同一商品时,要实现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相等,汇率应处于怎样的水平。
由于商品(特别是非贸易商品)在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按PPP汇率进行的GDP对比通常会推高较贫穷国家经济的相对规模。实际上,资金进一步流向发展中国家。
PPP可以有效反映发展中国家拥有的隐藏优势。举例来说,中国政府的养兵成本比美国要低得多。来自富裕国家的游客到贫穷国家旅游消费时,就能直观地感受到PPP,他们会想:天呐,美元在这里好值钱。
但PPP概念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无法以PPP货币购买导弹、船只、iPhone和德国汽车。购买这些东西,中国必须按市场现行汇率支付。这就是为什么汇率估值在对比国家实力时会显得更加重要的原因。
国际比较计划基于PPP的数据显示,按PPP指标衡量,2011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2011年的数据是记者可以查阅到的最新数据。2011年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87%,前一次调查是在2005年,当时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经济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43%。
按PPP计算2014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这一预测是根据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的情况做出的。
不应为此感到惊讶。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就曾引发轰动。但如果以基于PPP的指标衡量,中国经济在10年前就已达到了这个里程碑。根据国际比较计划的排名,印度如今已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印度的名义GDP仅排在全球第10位。
当然,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断上升,而且这一过程已持续数年。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势必会用PPP数据向美国和欧洲施压,要求欧美让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更多决策权。
不过,就像看待所有数据一样,人们也有理由谨慎看待基于PPP的测算。首先,这是一个统计结构,其基础是对许多国家一篮子商品的复杂调查。IMF就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统计错误。国际比较计划在周三的报告中称,在使用该项目的数据比较不同规模的经济体时,有上下15%的误差。
一些经济学家相信,用市场汇率计算出的名义GDP能更好地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众及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
此外,还有经济体的相对人口这个重大问题。毫不奇怪,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在追赶美国。但美国的人口数量只有中国的大约四分之一。
IMF前官员、目前是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驻香港经济学家的施瓦茨(Stephen Schwartz)说,不难想象人口越多的国家会有更高的产值。他说,如果按人均单位衡量,中国依然非常贫困。
的确如此。以国际比较计划的人均数据排名,中国排在第99位,印度排在第127位,美国位列第12,说明美国的生产率和相对财富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