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我国金融风险或已进入敏感期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15日    作者:项峥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暴露呈现出加速态势。综合看,金融风险演化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1.呈现出多点、散发运行态势;2.金融风险外溢与传染可能增大;3.“刚性兑付”成为掩盖金融风险主要方式;4.信息不透明潜藏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与释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政策走向。1.限制货币政策调控空间;2.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3.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金融制度或将会加快出台;4.房地产等特定行业波动风险将会受到密切关注。   

  ■当前可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新对策。1.开展金融风险排查摸底;2.制定金融风险事件处置应急预案;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4.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近来业界对金融风险问题比较敏感,情况怎样呢?从金融行业看,由于这几年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存在脱节情况,资金在体内循环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产生骨牌效应,这是不能不警惕的事。项峥先生的这份报告从几个方面提示了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亚夫

  金融风险演化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通常,在宏观经济景气期间,显性金融风险较小,而隐性金融风险逐渐积聚。当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时,金融风险则会加快暴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刺激性经济政策成功抑制住我国经济增速几乎断崖式的回落,但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进一步暴露出诸多经济运行层面的深层次矛盾。

  产能过剩加剧、杠杆率较快上升以及房地产泡沫化等问题,已经显著增加了后危机时期金融风险治理的复杂程度与难度。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经营不善风险正加快向金融领域传导,未来将不可避免迎来金融风险高发期,需要谨慎应对,积极妥善处置。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演化几个突出特征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金融风险暴露呈现出加速态势。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的快速增长、信托公司频繁出现信托计划兑付危机、有限合作私募基金风险加快暴露、P2P网络贷款平台出现较大面积不良贷款以及房价回落可能性增大等,并向外辐射扩散。综合看,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演化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1.呈现出多点、散发运行态势

  从产业看,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钢贸融资危机到钢铁、光伏、房地产、采矿、商贸等领域,均出现多起“老板”跑路或企业倒闭事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钢贸融资风险加快释放,涉及多家企业和银行。2013年3月20日,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因无力偿还多家银行巨额贷款而被法院宣布破产重整。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走势,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或被债主告上法庭。煤矿资源丰富的陕西神木和山西均出现多家企业陷入巨额借贷危机。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上升。截至2013年末,我国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494.09亿元,同比增长19.47%,显示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下行趋势较为明显。

  今年年初中诚信托高达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遭遇兑付危机后,吉林信托也爆出兑付风险事件。有限合伙私募基金风险也有所暴露,已发生的兑付事件影响较为恶劣。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有集中暴露趋势。前不久,因非正规金融领域的担保风险传染,监管指标正常的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了挤兑事件。

  2.金融风险外溢与传染可能增大

  目前看,当前我国以互保为链条的担保圈风险和以同业为纽带的跨市场风险存在急剧上升的外溢与传染可能性,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互保形式是江浙地区较为盛行的担保模式,主要被民营中小企业所广泛运用。在这些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崛起的初期,由于实物资产有限,难以提供商业银行所要求的合格抵押品,限制了其借助信贷资金发展与扩张的空间。随着互保形式在银行信贷实务中的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促进了民营经营的繁荣发展。

  理论上分析,互保是进行信用增级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也隐含了保险的“射幸”原理。这就是说,在一个互保圈内,个体信用风险经过了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相互担保,将会形成集体失信约束与惩戒机制,有助于个体更好履行自身债务。

  对商业银行而言,个体借贷风险通常要远远小于互保圈偿债能力,实现信用风险可控。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互保圈风险被引爆,特别是互保圈中经营实力最强或资产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就会将互保圈风险引爆。据报道,2012年,浙江某民营企业涉嫌非法集资案件,通过担保链条波及浙江近600家企业。今年以来,因互保圈风险爆发,不少萧山500强企业被卷入。

  同业业务扩张,是近几年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直接结果。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盈利主要依赖于信贷业务。随着信贷业务规模发展受限,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积极从事同业业务。2012年6月末,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比例高达39.62%,成为首家同业资产超越贷款的商业银行。主要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张,2012年6月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规模增幅在50%以上,高的甚至超过70%。

  金融同业业务在传统同业拆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现了受益权、通道业务这两种典型同业业务模式,银行与信托、保险、证券、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融合明显加深。目前,商业银行存量理财产品规模超过10万亿元,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超过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信托公司受托资产已达到11.73万亿元。金融同业业务的迅速扩张,使得金融风险的跨市场、跨行业传染的可能急剧增加。无论是信托计划还是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其大部分资金都源于银行理财资金。在商业银行非标资产里,也涉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产品。

  3.“刚性兑付”成为掩盖金融风险主要方式

  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是金融投资决策的基本要求。但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追逐高收益财富管理产品与风险自担能力薄弱存在严重冲突。主要表现在投资者在购买财富管理产品时,往往关注收益率,对风险警示选择性忽视,更不关心资金使用与项目运营成功可能性。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投资者更容易被金融市场上财富管理产品的虚假营销、过度营销所蒙蔽,误认为只要是商业银行代销就视同商业银行将承担全部责任。因而一旦出现兑付危机,投资者往往会出现非理性行为,甚至是过激行为,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已经出现兑付危机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有限合伙私募基金、P2P等,均存在投资者通过过激行为寻求社会舆论关注,进而迫使政府出面或金融机构就范的企图。

  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庞大,很多影子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于并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兑付风险,金融机构被迫进行风险兜底,实施“刚性兑付”,暂时掩盖住金融风险。

  但应该看到,“刚性兑付”只是延缓了金融风险爆发的时机,并不会在根本上消化金融风险。从金融市场上已有处置财富管理产品兑付危机的案例看,运用自有资金承接债务、转售、延长期限、司法追债等措施,虽然可以暂时平息投资者诉求,但并没有可能让已经处于经营失败的企业或项目起死回生。因此,这些项目的风险注定要在未来延后爆发。对此,需要有理性认识。

  4.信息不透明潜藏金融风险

  虽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国家以“发起-分销”证券化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影子银行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显而易见,信息不透明是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共同特征。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的兴起,与金融机构的主动金融创新不无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信息透明的要求未能贯穿创新始终。在最极端情况下,由于很多影子银行业务引入了复杂的交易结构和多家金融机构,即使是金融机构管理层都无从知晓实际业务的风险暴露情况。

  金融市场典型理财产品的资料介绍,与基金销售大同小异,只提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使用资金的方向。这样一来,由于理财产品运营为虚拟机构,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不是投资者可以随时知道价格表现的标准化资产,因而投资者无法准确及时掌握产品的实际风险状况,投资过程完全成为“黑箱”。而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运用的资产池一端,可以任意搭配,即使出现兑付风险,也可以通过滚动发行勉力支撑,始终可以向市场兑付销售时的预期收益率。

  这种信息不透明下的庞氏融资风险,因为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追逐而迅速膨胀,真实项目的融资风险得到了较好的隐藏。事实上,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项目经营彻底失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收益抵补方式进行处置,并列为营业外支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理财产品可以滚动发行,就很难真正出现理财产品的运行风险。

  与此伴随的是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急剧上升。据有关机构统计,2013年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发行数量为56827款,发行规模约为56.43万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5.87%。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通常,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能力要优于影子银行,即使按照1%的不良率计算,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隐藏为数不少的不良金融资产,需要值得高度关注。   

  金融风险积聚影响宏观调控

  经济与金融密不可分。经济下行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与释放,也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并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干扰。具体来说,不断释放的金融风险必然限制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金融制度或将会加快出台,房地产特定行业波动风险将会受到密切关注。

  1.限制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反映出货币政策总基调趋向稳中趋紧。2013年,我国货币市场多个时点出现阶段性紧张行情,特别是6月初的“钱荒”和12月份的“钱紧”,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预期整体偏紧。但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和释放出现明显的变化。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9%,比上月低0.52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8%;比上月低0.51个百分点。其背后机理是,过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将会加剧局部和整体金融风险的释放,有可能会影响到宏观金融稳定。因此,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和金融风险加快释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趋向紧缩的空间将会得到一定的约束。4月22日,为提升金融支农力度,中央银行降低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了定向宽松的政策。

  但同时,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也会受到明显约束。从根本上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引发资产泡沫增加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在我国货币存量规模巨大且总体货币产出过低的情况下,如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只会加速货币创造的过程,鼓励社会投机与炒作,进一步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必然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将会收窄,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货币政策宽松的上限,而维护金融稳定则成为货币政策紧缩的下限。为消化巨额存量货币,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将“防风险、化存量、升效率”很好地结合,可以为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2.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

  从根本上说,金融风险源于实体经济企业经营的不善。在复杂的经济交易链条中,一个链条出现金融风险,将会很快向外辐射和传导。在正常情况下,个别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和释放,是市场净化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局部与整体经济交易的顺畅。但在宏观经济下行期间,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增多,金融风险传染速度倍增,通过担保链条势必会影响到更多的企业,使得社会经济交易处于收缩过程,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事件,并威胁到系统性金融稳定。

  特别是当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幅度过大时,将会形成惯性下滑力量,并带动社会经济交易规模急剧收缩,企业盈利显著放缓。这时候,金融风险的释放不会像现在这样呈现出多点与散发式的特征,局部或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将会剧烈释放。这种经济惯性下滑和局部金融风险剧烈释放相互交织,呈现出螺旋式演化,或将引发局部的金融危机。

  因此,将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点,确保宏观经济增速不跌破下限,可以创造空间允许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实施“中西医疗法”,在缓释金融风险同时,努力提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质量。

  3.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金融制度或将会加快出台

  国际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阻止银行挤兑风险传染。存款保险制度的显性有限赔偿原则,可以通过法律条文的明示,较隐性国家信用担保更有助于稳定社会公众预期,阻隔金融风险继续扩散。

  在已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美国,虽然次贷危机爆发后银行破产数目明显增加,特别是2010年有157家银行倒闭,是1992年以来最多的一年,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每家银行的每个储户提供了高达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倒闭银行的储户存款基本不受损失,未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较大冲击。从全球范围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100多个国家均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应该看到,在金融风险高发期,我国比以往更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金融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网缺失一大重要支柱—存款保险制度,使得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存在一定脆弱性。前不久,一则谣言的传播,竟然使经营正常的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遭遇挤兑风险。而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资产和各项存款规模均超过100亿,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银行业监管要求,经营状况良好,并不存在倒闭风险。

  这种情况表明,微观审慎监管虽然能在相当程度上确保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不会发生明显的经营风险,但难以从制度层面为中小金融机构抗击外部冲击提供保护。因此,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其与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以及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一起,共同撑起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网,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4.房地产特定行业波动风险将会受到密切关注

  经历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我国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运行拐点。目前,我国楼市增长动力已然衰减。据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8%,较上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2%,商品房销售均价出现回落;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2亿平方米。

  房价已然松动,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4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5个。据报道,随着杭州楼盘降价效应向外辐射,江苏、广东、河北、四川以及东北三省的部分城市也出现了降价销售的情况。按照这种趋势判断,不排除目前市场上正酝酿第二波降价潮的可能性。

  由于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的天然联系,房地产市场波动,特别是房价回落将会明显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加速金融风险传导。因此,房地产行业调整将会受到国家密切关注。特别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房价回落将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能否按时偿还。不排除当房价回落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家将出台一定政策予以支撑的可能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新对策

  1.开展金融风险排查摸底

  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以及影子银行产品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摸底,了解金融风险演变的进程、规模与节奏,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治理措施。

  在金融风险高发时期,金融机构往往不会主动暴露金融风险的倾向,需要竭力避免。当然金融风险排查和摸底情况要控制知悉范围,防止金融风险信息泄露引发金融市场巨幅波动。

  2.制定金融风险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在金融风险排查与摸底的情况,根据金融风险的大小、传染特点、未来演化等不同特征,建立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应急预案。当前金融管理部门需要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互保圈风险扩散和金融同业传染风险。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和时机均已具备,需要加快建立,给予社会稳定预期。目前,非正规金融领域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使得县域金融机构挤兑风险的可能急剧增加,迫切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阻止挤兑风险传染。

  4.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在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更好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是当前和未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虽然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但如何更好发挥其作用,发挥监管合力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针对目前金融风险高发的现实挑战,各有关监管当局需要通力合作,提高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科学处置。 

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家座谈会 研究建设金融强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2024-03-18] 
·2024年1月份香港衣物及衣物配件出口金融统计表[2024-03-15] 
·2023年1-12月份香港衣物及衣物配件出口金融统计表[2024-01-20] 
·2022年1-12月份香港衣物及衣物配件出口金融统计表[2023-01-20] 
·2021年1-12月份香港衣物及衣物配件出口金融统计表[2022-01-20] 
·2020年1-12月份香港衣物及衣物配件出口金融统计表[2021-01-20] 
相关出处  
·华峰氨纶:氨纶龙头又添铁路概念[2014-05-14] 
·“双剑合璧” 新疆纺织服装业打开发展空间[2014-05-13] 
·新野纺织拟筹资7.61亿打通全产业链[2014-05-13] 
·失真的外贸数据:莫为“基数”遮望眼 只缘“水分”使人愁[2014-05-09] 
·年报披露异常 中银绒业大客户供应商隐身“ABC”[2014-05-07] 
·中银绒业定增前后股东榜迥异 马甲账户潜行[2014-05-07]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