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印染过程比喻成“做菜”,那么其中使用的染色助剂就是不可缺少的调料,而助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道“菜”的卖相和口味。
然而,记者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同为印染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染料价格持续暴涨,而印染助剂价格始终平稳,甚至个别产品还有下跌的情况。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竞争的剧烈,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许多印染厂都非常重视助剂的单价,可是对于单位生产成本却很笼统,更没有考量到用量、效率、返工、回修等的综合单位成本。“目前助剂竞争也很剧烈,在原料成本的压力下,优质低价已很难做到。”一家助剂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色牢度等不合格服装多是不合格助剂惹的祸
由于印染助剂涉及品种非常多,很多产品唯有检测才能知晓其品质,印染企业中因助剂问题导致纺织品面料不达标或超标而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今年6月初,浙江温州某服装加工企业向温州检验检疫局申报一批意大利进口服装面料,数量2835米、货值4.18万美元,用于西服加工。检验人员经抽样送有资质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货号为499317EDMONDSTRETCH5965面料的耐水色牢度为棉沾色2级,耐水色牢度为棉沾色耐碱2级,不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临床医学表明,色牢度差的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还会沾染穿在身上的其他服饰,或者与其他衣服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为此,质检总局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其中明确规定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级不小于3级。
6月4日,江西省南昌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流通领域服装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共抽检服装20批次,其中1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65%。商品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标识不齐全等成为主要问题。
“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等主要就是印染助剂使用和后整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很多印染企业重视师傅作用忽视客观比较有关,企业的主管(或师傅)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习惯使用一些助剂和工艺而拒绝其他的产品。
这样做除了一部分是利益驱使外,更多是受到自身知识、技术不足的限制,无法区分助剂的优劣和不敢使用新的助剂。这在低端的漂染、洗染、牛仔布等行业最为突出,这就很容易造成环保不达标、批差大、质量不稳定、实际成本高、新产品开发困难等问题的长期存在。”
助剂市场鱼龙混杂 小企业经营困难
随着印染产业的发展,作为上游产品的染色助剂,近几年来,在福建石狮、浙江绍兴和萧山等地延伸出不少助剂生产企业。
据记者了解,国内印染助剂生产企业将近3000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其中江苏有600多家,浙江有300余家,其余企业分布在上海、山东和广东等地,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不大,产品品种比较单一,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根据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3年,国内生产印染助剂的企业中,产能在5万吨以上的有3家。
助剂生产现状如何?去年8月起,绍兴质量监督部门首次对柯桥区范围内助剂生产单位进行地毯式抽检,抽检中发现产品品质合格率偏低,柯桥区目前70多家助剂生产厂家中,仅43家属正规单位。“即便在‘正规军’中,也存在无生产标准的情况,即为‘无标’户。”质量监督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柯桥区助剂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
“甚至一些中型印染助剂老企业也出现经营困难。”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江苏省东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底传出停产重组的消息。”东泰化工则是一家具有50年历史的老厂,是国内脂肪醇、纺织印染助剂的骨干企业,2012年还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小型助剂企业生存较为困难,未来纺织助剂的行业竞争格局将会定位在中高端市场、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以及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一位助剂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环保压力将淘汰部分小企业利好大企业
近两年,国家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各级政府对环保的监管力度都有所加强,对环保不合格的企业坚决实施停产并采取制裁措施,这也加快了印染助剂行业的洗牌。
大部分的印染助剂生产企业坐落在化工园区,实施企业与园区两级“三废”治理和监管。一些园区真正能实现废水零排放,中水全部回用,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一些企业因难以承受,只能出局。
业内专家表示,印染助剂行业需求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纺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国内印染助剂需求的稳定上升。根据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印染后整理”技术将成为发展和调整的重点之一。“预计随着印染助剂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绿色壁垒的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将逐渐向高端化和差异化过渡,处于国内龙头地位的印染助剂厂商凭借规模、技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将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纺织助剂的下游客户印染厂目前在中国还是较为分散,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加将加速行业整合,未来的大趋势将是趋于集中。相应的,纺织助剂行业也将向具备技术、服务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特别是传化股份、浙江龙盛等将因为技术优势和早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而逐渐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一扫鱼龙混杂的印染助剂市场。”业内专家表示,“当印染助剂生产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的时候,不合格服装中关于色牢度等问题将会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