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棉花市场政策的多变,使棉纺企业感到十分迷茫。下面华芳集团贸易物流事业部CEO肖景尧为我们带来《市场转变后的纺企经营与采购策略分析》。

华芳集团副总裁 肖景尧
他的讲解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棉纺企业及棉花的现状
棉纺企业目前不管是中低支还是高支全行业全面亏损,关闭开工不足已成为常态,转移转型,走出去的命运也一样。而棉花方面全行业棉花需求逐年减小,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内棉花价格太贵了,国外棉纱进口大幅上升;二是棉花质量自从国家收储,新疆广泛机采以来越来越差,高等级棉花稀缺。另外自从三年前国家开始出台一个又一个政策,导致库存量大。不收储采用补贴以来,政策一直不明朗。
第二部分、棉纺企业应该如何活下去?
肖总表示目前棉纺企业的困难主要由于棉花导致,新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国家部门已经意识到棉花政策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国家从紧发放配额,是让市场自我调剂。新棉上市后有两大利好:1、不收储,恢复正常市场交易。2郑棉期货正在恢复交易量。为此,肖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棉纺企业应积极采购合理库存为发挥生产效率做保障。因为8月31日停止抛储,而且内地棉补贴较少,今年的产量大减,新疆是唯一可供,但是但是新疆的铁路运输是一个问题。2、贸易创新、创利。方法有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中保区外发加工。3、金融增值。利用好国内外贷款利率的巨大差额,在国内外合理、合法融资,降低财务成本。4、期货套期保值很重要。
总之,棉花是个“白老虎”,资金成本是“大老虎”,驯服好这两只老虎,企业就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