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7月10日被证监会中止审查的新澳纺织,时隔一个月之后再次发起IPO冲击战。8月13日,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澳纺织)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668万股。在第一次IPO申请折戟之后,新澳纺织要想重新获得证监会的认可并不容易。目前,与新澳纺织一起被中止审查的纺织鞋服企业达到25家,其中与新澳纺织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纺织面料企业就有5家。而新澳纺织招股书中暴露出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不足、税收优惠难以为继以及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净资产缩水等问题,亦成为其IPO之路上的绊脚石。本报记者就公司IPO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致电新澳纺织董秘李新学,并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仍未能收到对方的回复。公改私资产缩水过半少数职工趁机低价入股新澳纺织由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而来。改制本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不料却成为少数自然人股东攫取利益的遮羞布。公开资料显示,新华毛纺(新澳纺织前身)于1992年1月16日正式成立,开办单位为浙江桐乡市芝村乡资产经营总公司(下称资产经营总公司),经济性质为“集体联营”。1995年6月20日,桐乡市审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新华毛纺截至1995年5月25日的所有者权益为5142.01万元。然而,这一资产规模却在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时缩水过半。1998年3月,浙江新澳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澳有限,新澳纺织前身)开始筹划股份制改造。1998年10月14日,桐乡市审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1997年6月30日新澳有限所有者权益合计2427.45万元。两次验资,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142.01万元缩减至2427.45万元,减幅过半。招股书中称,“经此次审计核实,1995年6月新澳有限成立时存在注册资本出资不实的情形。”
一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新澳纺织的这种做法不合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出资不实的,交付该出资的股东应当补交其出资,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若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更需说明。资产规模缩水过半后,沈建华等42名职工旋即以超低价接盘新澳有限88%的股份。招股书显示,1998年10月22日,资产经营总公司与新澳有限42名职工签订《关于新澳有限股权结构调整的协议书》,将股权转让给沈建华等42名职工。综合考虑清理报废的固定资产、参股职工奖励等因素,42名职工受让资产经营总公司持有的新澳有限88%股权,受让价格为2018.32万元。而由于资产经营总公司应归还新澳有限历年上缴等形成的往来款等合计1776.87万元,冲抵后资产经营总公司所持股权最终交易价为241.45万元。1999年10月,沈建华等职工股东向资产经营总公司支付了241.45万元的股权转让款,至此,新澳纺织从乡镇集体企业变为民营企业。资产经营总公司以241.45万元的回报收场,沈建华等42名自然人股东得以分享其留下的大量资产。上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用来进行冲抵的1700多万元往来款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很多时候,所谓的上缴分红、往来款都只是把企业资产做低的一种方式,而改制则成为原企业高管低价购买国有资产的一种手段。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在改制前夕将企业净资产做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澳纺织此前资产缩水过半很有可能就是在为随后少数股东低价回购股份做准备。”
营收净利润现“零增长”
负债率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新澳纺织主营业务为毛精纺纱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毛精纺纱线及其中间产品羊毛毛条,主要应用于下游纺织服装领域。近三年来,新澳纺织营收和净利润近乎零增长。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3年,新澳纺织营业收入分别为14.67亿元、14.89亿元、14.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8041万元、1.01亿元。对此,一位纺织行业协会专家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纺织行业处于速度换挡期,从10%以上的高速增长变成现在的中低速增长,一是原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使纺织企业利润下降;二是国内内需增长不足;三是欧美市场刚刚复苏,以出口为重要销售渠道的纺织行业受此拖累,而且,中国一直是出口产品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纺织企业深受其苦。国内纺织行业面临调整洗牌,每年都有一大批纺织企业面临倒闭,在这样的环境下,新澳纺织很难独善其身,其业绩表现乏力,面临着经营风险。新澳纺织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3年,新澳纺织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了64.54%、59.97%、64.54%。同时,流动性表现差,2011年-2013年,新澳纺织流动比率分别为1.14、1.19和1.17。另一项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也不容乐观,2011年-2013年,新澳纺织速动比率分别仅为0.49、0.43、0.45。新澳纺织在招股书中承认,公司所属的毛纺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规模效益型行业,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应付账款等商业信用手段以及银行借款,致使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不排除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上游供应商缩紧信用或下游客户延长付款期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受到影响。上述纺织行业协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企业高负债率必然存在风险,现金流状况不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威胁,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全线崩溃。不再满足高新企业认定标准税收优惠难持续眼下,新澳纺织面临着税收优惠到期却难以为继的窘境。据招股书披露,新澳纺织在2011年通过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审查,资格有效期3年,2011-2013年的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5%。在此期间,该公司由于上述税率优惠减免金额分别为692.18万元、587.97万元和668.07万元,均占公司净利润的6%以上。然而,2013年年末,新澳纺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已经到期,其今年上半年暂时按25%的所得税税率预缴申报所得税并未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尚未再次取得高新技术资质。一位咨询机构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新澳纺织不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想;二是不能。本报记者仔细查阅招股书发现,新澳纺织研发费用投入和研发人员学历占比均不满足高新企业的认定标准。招股书显示,新澳纺织2011年-2013年研发经费分别为2930.63万元、3457.91万元和3614.17万元,而公司2011年-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67亿元、14.89亿元和14.29亿元,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32%和2.53%。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申请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符合要求,即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新澳纺织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为14.29亿元,对照上述标准,需要达到“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而事实显然不符。此外,招股书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新澳纺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为308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4.25%。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的要求相差甚远。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税收优惠是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如果公司不再符合或未能通过相关的资格认定,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