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喻树迅,来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业务培训班,为培训班的45位学员授课并就中棉所精神与大家交流。
中棉所成立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56年来,该所已累计培育“中棉所”系列品种90多个,成为我国棉花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中棉所精神。本报曾于今年5月19日、7月10日在头版对该所事迹作了报道,并于7月10~12日连续刊发3篇弘扬中棉所精神系列评论。
既是创业史更是创新史
“中棉所56年的历史,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更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喻树迅说,56年来,中棉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2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仅在1990~2010年间,“中棉所”系列品种就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最高年份达50%。在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中,同一单位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如此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绝无仅有。中棉所创造了多个闻名全国的“第一”:“中棉所10”是我国第一个早熟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2”是我国第一个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新品种,1990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棉所28”是我国第一个杂交棉种;“中棉所29”是我国第一个国审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填补了当时我国棉花杂种一代利用的空白……
“科研单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当好后勤部长,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搞科研。”喻树迅说,“中棉所坚持成果、效益两条线发力,让搞科研、搞销售的都有钱赚。市场推广搞得好,可以把科研带得更活。如果种子销售收入都算作科研人员的,效益再好也没销售人员的份儿,谁愿意搞市场推广?人家这些人心里不痛快嘛!不和气,哪生得了财?必须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不离心离德。和气生财,中国这句老话很有道理。”
喻树迅对手下要求也很严格:“我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每周都要下地。你不下地,怎么知道这个品种长势怎么样?我经常下地去检查,看他们对地块熟悉不熟悉。一个科研人员必须踏踏实实地干10年以上,才能打好研究基础。”
让农民“快乐植棉”
喻树迅说:“农民种棉花很辛苦,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已经占到生产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要尽快进行品种改良,发展机采棉,否则棉花产业没出路!中棉所利用矮化基因,选育出株高适当、株型理想的品种,用工可减少一半以上。我们的目标是让棉农一手掏钱购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一手收钱享受轻松种棉的快乐。这就是我倡导的‘快乐植棉’模式。”
谈到今后棉花产业布局,喻树迅说:“粮食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棉花不能与粮食争地,今后必须逐步向盐碱地、旱地转移,也就是向东部滨海盐碱带、新疆和内蒙古干旱及沙漠滩涂地区转移。这就要求棉花科研必须走在产业前面,尽快实现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
与此同时,喻树迅也对当前棉花生产中的问题感到忧虑:“现在有的棉田里残留地膜太多,‘地膜’成了‘地魔’,播种时棉苗无法扎根,采收时又易被吸入采棉机。因后面的工序无法将地膜碎屑分拣出来,致其混入纱线和布匹中,导致布匹无法染色而成残次品。”喻树迅呼吁:“必须尽快出台地膜厚度标准,规定地膜不得薄于0.01毫米,这样最后可以揭起来回收,不会残留在地里。”
中棉所精神永不过时
喻树迅朴素而生动的讲演,在学员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建设种业强国需要合作创新精神。”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新品种保护处副处长陈红表示,“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小作坊式育种模式严重制约了种业科技创新,亟须我们大力弘扬合作创新精神,去解决制约种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种业强国的战略部署。”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副所长谢贵水说:“喻院士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实’。他为人很平实,强调最多的是他今天的成就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来自天时地利人和,为人谦虚低调;他在工作上很务实,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稳定职工队伍,调动起大家的创新积极性。”
“喻院士善于带领团队创新的经验值得借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高级农艺师邱军说,“他胸怀宽广,不与单位同事、不与同行科研人员争名夺利,善于将团队内的成员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利益分配和激励,既不吃大锅饭,也充分考虑单位和研究团队的和谐环境。”
学员们认为,中棉所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贯穿于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之中,为我国棉花优质、高产、稳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这种创新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所有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