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棉花市场望眼欲穿的直补方案终于在9月正式出台。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办法(施行)》、《新疆棉花专业仓储管理办法》。由此,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在新疆正式拉开帷幕。
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也宣告了自2004年起建立的以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补贴制度、进出口调节措施为主的棉花价格调控体系进行重大调整。预计新疆约有50%的农户从直补政策中获益。
今年的目标价格是19800元/吨,补贴金额是通过9~11月间的市场数据形成平均价格后,与19800元/吨比较得到差价,补贴总额的60%补贴面积,40%按照籽棉交售量补贴。与临储政策相比,在目标价格制度下国家不再统一收储棉花,棉农自行按照市场价出售棉花,这意味着所谓的市场价格托底政策已经不复存在,棉农在获得基本收益保障的同时也将承担部分价格下跌风险,使棉花行业的市场调节机制重启,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也就是说,在棉花市场上“有形的手”功成身退,“无形的手”回来了。
棉花价格市场说了算
直补细则一发布,就引来了行业的热议,棉纺织行业期盼已久的棉价“市场化”,终于即将实现。
2004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以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补贴制度、进出口调节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棉花价格调控体系。随着我国棉花种植成本的持续上升,国内棉花价格在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下高位运行,而国际棉花价格大幅走低。国内棉花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且价差越来越大,现行棉花价格调控方式面临新的挑战。
以9月16日的进口棉花价格为例,进口棉报价78.19美分/磅,加上1%关税后折算人民币为12315元/吨,国内棉花价格超过配额外进口缴税后价格,关税配额保护将失去作用。市场主体不愿入市收购,国家收储压力急剧增加,上下游价格关系扭曲,市场活力减弱,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目标就是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棉花价格形成交由市场决定,以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
实施棉花直补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有利于恢复国内产业的市场活力,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政府对生产者的补贴方式由包含在价格中的“暗补”变为直接支付的“明补”,让生产者明明白白得到政府补贴,这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补贴效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生产结构的作用,有利于使效率高、竞争力强的生产者脱颖而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激励农业技术进步,控制生产成本过快上升。
三大措施防套取补贴
为防止棉花加工企业套取补贴资金,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制定了各项配套制度。
一是积极预防“转圈棉”。新疆自治区政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以县市为区域,将当地推广的棉花品种的衣分,作为预防“转圈棉”的重要指标。一般同一县市区域衣分数值比较接近,若该区域轧花厂加工出来的皮棉折算出来的衣分数值,大于或者小于合理区域数值,则有可能出现“转圈棉”。
并且《方案》实行第三方在库公检,棉花加工企业将加工的皮棉全部存入经自治区资格认定的新疆棉花专业监管仓库,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库进行重量检验,逐包抽取品质检验样品,并进行品质检验样品的仪器公正检验。实行第三方在库公检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性,增加了公定重量检验,在棉花交易时公信度更高。
二是禁止疆企收购疆外籽棉。新疆自治区严格控制疆外棉进疆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渠道,除持有《进口棉花配额证》的进疆棉花外,其他凡是在入疆列车中装载棉花的,须填报“棉花铁路进疆申报单”。由交通部门在星星峡等入疆主要通道,对入疆装载棉花的车辆实施登记,由托运人填报“棉花公路进疆申报单”,此数据要每月定期报送相关部门。另外,各级质检(纤检)部门在公检过程中若发现疆外棉花,不予公检,并依法进行处置;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籽棉时也要安排专人负责甄别棉花品种和质量,不得收购疆外籽棉。
三是杜绝虚报多报补贴面积。为防止套取补贴资金,政策要求坚决杜绝补贴面积多报、虚报、漏报、压报现象发生。对于种棉户出现虚报面积的情况,第一次虚报的由村委会进行政策解说,并警告教育,第二次虚报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虚报面积的补贴,同时扣除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补贴资金的50%。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虚报面积的,取消虚假报面积的补贴,同时扣除当年实际种植面积的补贴,依法依纪处理。
“托底”预案未明确
棉花直补方案中“托底”预案成为业内议论的焦点。有业内人士认为,棉价的市场化终究会到来,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只要未出现大面积卖棉难的状况,托底政策只能是多头聊以安慰的预期。
据了解,国家层面已明确将制定托底预案,当国内市场棉花价格过度下跌,出现“卖棉难”时,将采取必要措施鼓励企业入市收购稳定市场。目前,市场最为关心的是,当国内棉价出现大幅下跌,国家“托底”预案的具体构成以及“托底”价格选择范围。《方案》未明确“托底”预案,及托底价格区间。
受国家棉花库存高位,下游纺织业增长趋缓,以及2014/2015年度中国实行棉花直补政策影响,棉花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新棉集中上市被普遍预计将导致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下跌。目前,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为16000多元每吨,棉花期货价格已下探至13000元~14000元/吨区间。“托底”价格选择范围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棉价走势,以及决定国家2014/2015年度最终的补贴额。
此前,相关部门曾认为“托底”价格在15000元/吨就够了,但近期的棉价下跌,人们对于“托底”价格又陷入新的争论。
由于市场预期棉价将降,下游纺织企业目前用棉基本处于“随用随买”状态,多家纺织企业表示,目前市场形势下,企业都不敢补库存,企业的棉花库存大都维持在低位。“如果没有托底政策,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甚至可能一路向下,跌至13000元~14000元/吨。”某棉花交易商称,“政府如尽早出台托底价格,给市场一个底部,将有助于刺激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