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等沿海口岸有一批所谓的外贸代理,他们活跃在外贸公司、供应企业、原料厂之间,利用熟人圈子的关系通过在上游找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下游倒手劣质货物、再通过正规的外贸公司和报关手续等一系列动作,将远低于发票出货金额的实体货物销往国外“空壳”公司或伪造的客户,由此骗取高额的出口退税。这种骗术成为近期我国部分货物出口额飙升的直接导火索。
7月以来的我国外贸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存在出口恢复的因素,但超预期的出口数据可能存在虚增,沿海地区虚增贸易的行为再度抬头。自去年保税区“兜圈”秘密曝光后,骗税“高手”并未选择罢手,而是通过多种方式逃避监管。多家航运公司、外贸公司的从业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金额高于实际货物价值的外贸单近期频频出现。
虚开高额发票骗税
最近两个月,在深圳福田保税区从事外贸工作的王霖(化名)因为接了一些“烫手”的外贸单子而苦恼不已,有的是货物货值因可能存在虚高而被海关扣查,有的是货物到达目的国后没人提单。经过几番周旋,王霖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为虚开增值税发票以骗取出口退税的“职业骗子”提供服务。
“去年保税区"兜圈"的问题曝光后,海关对进出报关的货物查得很严,用保税区"一日游"的方式套取出口退税的方式行不通了,但那些原本靠开发票赚钱的老手其实没有受太大影响,尤其是最近两个月,虚开发票越来越猖狂,但查起来很费劲,实在太隐蔽了。”在接触了手头攥着一大批发票的职业代理人后,王霖发现,外贸圈子里的这种灰色生意早已链条化,从上游公司开发票,到利用外贸公司退税,再到报关行配货配票、收货公司提单,几乎所有环节,都有专业人员操作,环环相扣。
王霖说:“一般来说,通过虚高货物价值来报关往往最容易套取出口退税,因为有真实的货物和购销合同,通过企业或工厂做账就能开出正规的增值税发票,然后就可以拿发票、报关单等资料去申请出口退税。出口企业往往会寻找贸易代理来做这些繁琐的事,代理可以通过这些外贸单子和发票来赚取差价。”
据王霖了解,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等虚假贸易货值手段在外贸行业已有多年历史,尤其是服装、电子产品和家具等货品的退税比例高、货物单品价值高、价格浮动空间大,相对来说更容易操作。“例如,一批销往越南的棉布,每米1.5美元,这在市场上已属中高档价格,但代理商却开出每米2.45美元的价格,虚开发票高出七成。对于海关而言,即便一件物品使用不同原料,也会有不同的货物编码,如纺织品面料就会有上百种品类,检查人员不可能掌握所有面料的市场价格,对虚增的货物价值难以鉴别。”
骗术现“升级版”
王霖透露,目前虚开发票的手法有一种“升级版本”,即“货物未出,发票已开”。具体操办的外贸代理通常有办法拿到一大批增值税发票,票源可能是通过与出口企业谈好合作后获得,或者通过地下黑市买到一些发票,然后这些代理寻找正规贸易公司进行报关,然后向自己在国外伪造的客户或自己控制的分公司、子公司出口货物。票源、中介及进出口贸易商准备齐全之后,代理商会通过让合作的出口企业提供货物,或者以其他渠道购买与票单匹配的劣质货物进行报关出口。货物出口之后或运往目的国销毁,或者转运回国,再进行下一次销售。
“说白了,钱和货物还是在空转,以前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兜圈”,现在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可以通过国外子公司“兜圈”。钱通过国外子公司或客户转给贸易公司,贸易公司付货款给合作的出口企业,出口企业拿到相应比例的抽成后,外贸代理拿到最终的利润。”王霖说。
上述发票生意之所以隐蔽难查,关键在于本身关联的是真实货物信息。深圳某外贸公司业务员小张表示,虚开发票的关键是发票非法买卖。如果监管人员审核严格的话,代理人实际上是很难买到发票,但其中存在一些漏洞,让很多代理能够靠做发票赚钱。
货品信息被“炒卖”
在发票被非法买卖的同时,一些货物的真实信息也会被报关行内部人员买卖。某些网上外贸论坛偶尔会出现所谓“炒单”的信息,这种做法在圈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小张说:“报关行经常会将货物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发帖转卖,外贸代理中介将这些信息与自己虚开的发票匹配,然后再拿去报税。”除炒单外,代理商还会帮一些没有条件申请出口退税的企业进行报关,将货物真实信息写上自己合作的外贸公司抬头就可以将这些业务单转接过来。
如果订单单次出口货物量小、价值不高,虚开发票更难以察觉。熟悉外贸代理行业的老李表示,外贸代理在减去6%左右支付给出口企业的发票成本、3%报关环节花费及其他渠道找单花费之后,按照退税率最高17%计算,一张贸易骗税单能赚取5%-7%的利润。为了应付海关查验,不少订单的单次出口总价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骗术既使部分外贸代理轻松赚钱,也使一些企业的外贸出口数据显得异常亮丽。佛山某家具企业主坦言,尽管自己企业的实际出口量只能做到300万美元,但在有关部门鼓励出口的推动下,企业会找一些代理公司帮忙做高出口以做出业绩,同时退税收入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一笔钱。
海关公布的9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3%,创去年3月以来新高。同时,多家出口企业、贸易公司反映,近期高于实际货物价值的外贸单频频出现,虚开高额出口发票的现象正在卷土重来,有关部门有必要关注虚增贸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