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朵朵娇如雪,深秋笑靥兆丰年。”往年10月以后,在淄博市高青县农村市场就会出现一道风景线,田间棉花朵朵雪白,棉商开车吆喝收购,棉农脸上笑开如花。但是,今年到了10月16日,记者却发现田间棉花种植寥若晨星,粮商代替棉商忙碌奔走,棉农囤积棉花等待棉价升高转机。
高青县木李镇丁庙村紧靠黄河大堤的500亩盐碱地因土质的原因只能种植棉花作物。记者15日来到该村的时候,遇到了正在收购粮食的丁英军。记者听说丁英军是植棉大户,丁英军说,“甭提了,最近几年棉价下滑卖不到好价钱呀,采摘后,将它存放家中,盼着买个好价钱。”
五年以前,四十余岁的丁英军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棉花种植户。以前,他承包了20来亩的盐碱地种棉花。他说,“最近几年种棉花算是亏了,在妻子和家人的劝说下,做起了收售粮食的生意,通过几年的努力,竟然将粮食做的风生水起,年纯收入可达30万元。今后再也不会种这么多的棉花了,现在我只种了7亩地的棉花,因为这盐碱地种植其他农作物不行的,我们老百姓是不能将地荒着的。”
丁英军告诉记者,种棉一季用工约40个,亩产籽棉400斤,按当前价格3元计算,亩收入1200元,加棉花补贴15元,亩均纯收入也就是815元。而种粮食两季用工也就最多十四五个,每亩小麦、玉米两季各按900斤计算,加上补贴收入小麦每亩125元、玉米每亩10元计算,综合收入也得近2000元,按纯收益比较,种棉大大小于种粮效益。“现在,粮食耕、种、收三秋并一秋,只要一个电话,靠机械就马上解决,省力省时;种棉花,打药、整枝、采摘,费力费时,较之要忙碌许多倍。”丁英军说,像他这样种植7亩以上的棉农,棉花大部分都销往邹平、周村等地区的个体棉布小型加工厂。
高青县木李镇地处炎黄区域,是鲁北黄泛区,碱性较高的土壤只适宜棉花生长,过去家家户户种植棉花,高峰时期全镇棉花面积达可达万数亩,占到该镇耕地面积五分之一以上。木李镇农委主任张光刚说,今年该镇的棉田面积已经锐减到1400余亩,种棉行情不容客观,从当地行情看,2009年至2011年,籽棉开秤价格每斤分别为4.6元、7.3元、3.3元,而如果低于每斤4元农民就没什么积极性种了。“更何况,现在农民挣钱的渠道开阔了,越来越重视人工成本,棉花这种耗时耗力的营生就更不愿意干了。”张光刚说。
记者采访中巧遇东周村村主任周成春,他正准备到丁庙村找几个采藕专业人员,准备外出采藕。他告诉记者,原来东周村450亩的盐碱地全种植棉花,因行情不好,已经朔减到一百余地,基本都改行找致富门路。现在周长春让妻子侍弄家里的粮田和三四亩地的棉花,他组建了一只采藕队,走南闯北进行种藕、采藕,现在光这项收入可达六七万元以上。
在丁庙村棉花加工户丁英收家中,早已经没有门前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陡然出现大门紧锁,整个大院内一片冷清清的,不见一朵棉花。丁英收说,现在农村常住人口逐渐转移并减少,年轻人的结婚棉被也被一些新的蚕丝被、鸭绒被、化纤棉被等所代替,棉花加工需求减少;而棉花面积朔减、棉花价格下滑大大朔减棉农积极性;同时,棉花种植用工量大、见效慢、费用高。“到目前为止,农民都把棉花囤积家里,舍不得卖,我现在还没有加工一斤棉花,差不多我也要关门大吉,去找别的出路!”丁英收说。
业内人士认为,棉花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但相比粮食,目前棉花得到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比如粮食有农资等各类综合补贴上百元,棉花则只是15元。而美国对棉花的补贴达到棉农收入的80%,棉农根本无需担心市场涨跌。中国也应逐步借鉴,补贴棉花生产,最好直接补贴棉农,以调动棉农积极性。同时应尽快提高机械化水平,棉花在耕耩锄播阶段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适合在小型地块作业的中小型棉花摘拾机技术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