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英国央行经济学家、现为布里斯托大学研究院的托尼•耶茨(Tony Yates)认为,欧元区可能已经陷入通缩了。他此前曾撰文称,有证据显示欧元区通胀被统计局系统性高估了。
耶茨提到的一系列不同研究显示,很多国家的通胀都被夸大,尤其在欧洲。美国达拉斯联储副行长Mark Wynne早在2005年就曾表示,通胀可能存在“平均每年1.0-1.5%的上偏”。
这听上去好像并不多,但对于目前通胀仅为0.4%的欧元区来说,即便是小的下行调整也会让该地区陷入通缩,即物价实际上是在下降。如果调整1.5个百分点的话,欧元区的真实通胀可能只有-1.1%,意味着欧元区早在2013年夏天可能就已经陷入通缩了。
这听上去有些骇人:由于全球四大发达国家央行的通胀目标都是2%,投资者对3%和1.5%通胀的理解是大大不同的。但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区别实际上只不过是统计方法的问题罢了。
当经济陷入通缩,会出现巨大问题。需求下降,增长停滞,因为消费者认为,为什么要现在小费而不是等到物价明天更低了再买?
但欧元区究竟是通胀极低,还是通胀下降,这种区别实际上并没那么大。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ean Baker之前也表达过类似观点:通缩并不是怪物。低通胀也好,通胀下降也好,与通缩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只有细微差别而已:
通胀从正到负(通缩)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但这和通缩仍在正区间内出现下滑并没有质的区别。问题仅仅是,通胀太低的时候,是不是跨越“零”界限根本不重要。(从实际角度来说,物价指数统计方法的错误足够表明,报告出来的正通胀率实际上就是真实的负通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