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亚洲央行始终面临一个难题:是把利率保持在创纪录低点、吹起可能导致危险的信贷泡沫,还是要提高利率、任由热钱流入推升货币汇率?
在危机期间,部分央行曾被迫做出选择。2013年底,在市场出现美国加息预期、资金大举外流之际,为避免货币崩溃,印度央行和印尼央行都曾推出紧急措施。
然而,如今亚洲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油价也在迅速下跌,这些因素压低了通胀率。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亚洲政策制定者如今都强烈倾向宽松货币政策。
周四(1月15日),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宣布将该行的基准利率——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对于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印度来说,此次降息的主要原因,根据该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的说法,是由于印度通胀率的急剧下跌。而分析师则认为,疲弱的需求和增长放缓也是此次降息的原因。
拉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居民’通胀预期已经改变,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通胀预期,都已降至个位数,这在2009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
周四早些时候,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选择保持利率不变。不过,该行将对2015年的增长预期和通胀预期都降低了0.5个百分点。目前,该行预计今年韩国通胀率为1.9%,增长率则为3.4%。此前,虽然长期以来过高的家庭债务水平一直令韩国政策制定者十分担心,部分分析师却一直认为韩国央行会降低利率。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指南中表示:“较低的利率可能会鼓励居民背上更多债务,从而反过来导致金融业风险进一步积累。”
至于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由于多种增长放缓迹象以及出厂价的通缩加剧,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放宽货币状况。此前在2014年11月,中国央行曾降低利率,这是2012年来该行首次推出此类举措。
中国在周四公布了12月份的贷款数据。和人们的预期一样,数据显示中国新增银行正式贷款减少。不过,中国影子银行融资似乎已开始拉动贷款增长。对于正式贷款的减少,澳新银行(ANZ)刘利刚认为其原因是商业银行日益担心违约风险,并预计中国央行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支持新增信贷。
刘利刚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中国经济继续放缓,以及通缩风险日渐增大,我们预计中国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放宽。”
过去一年里,在两方面因素的制衡下,亚洲经济保持了温和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中国带动了亚洲的增长。另一方面,关键的欧洲出口市场继续疲软,拖累了亚洲经济。
人们预计油价的下跌会对亚洲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它的影响应该会迅速传导,并反映在通胀率的下降上。除了原油出口国马来西亚以外,亚洲几乎所有经济体都是能源净进口国,这让它们对油价尤其敏感。
尽管如此,最近的数据却没有显示出亚洲经济好转的迹象,这令许多经济学家和央行下调了对今年的增长预期。
周四,汇丰银行(HSBC)表示已下调了对中国、印度、台湾、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增长预期。在此之前,该行已下调过对泰国的经济前景展望。此外,该行还预计中国、韩国和泰国会在今年第一季度降低利率。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 Neuman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过去这个月里,市场曾对亚洲寄予厚望,认为相关经济数据会显示能源价格暴跌令亚洲受益。然而到现在为止,这类愿景多数都未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