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称,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本周可能会宣布5500亿欧元(6350亿美元)的QE项目,且将不会透露太多细节。他们还对可能出炉的QE分配形式及要求作出预估。
据60位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中的93%认为,欧洲央行行长将在1月22日大手笔宽松来避免陷入通缩。此前媒体普遍预期规模在5000亿欧元。此次调查的时间是在1月9至16日,较12月4日欧银决议后调查的QE预期明显高涨,当时仅37%的受访者料欧洲央行1月22日将推QE。
德拉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目标是让投资者相信,欧洲央行在战略上有着规模足够大且足够大胆的应对政策来提振垂死的经济。投机商们基于欧银QE预期已将欧元汇率推低至逾11年低位,而另一个贬低欧元的原因还包括瑞士央行意外宣布取消欧元兑瑞郎1.20汇率下限政策,这提振瑞郎并重挫欧元。
意大利信贷银行研究主管Attilio Bertini称,市场对欧洲央行推QE的预期犹如恒星一样稳定存在且闪耀。欧洲央行应该不会令市场失望,其下一步行动应该是覆盖范围广泛、能转移风险且带来持久影响的。
随着暴跌的油价引爆欧元区通胀率逾五年来首次跌破零水平,决策者们在受访及演讲中一直在争论该如何做出反应。其中德国是QE的最强烈反对者。
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声称,虽然能源价格下跌在短期内施压通胀,但它也提供了刺激经济。周一(1月19日)的德国央行月报上还重申了这一观点。但欧洲央行执委科尔则称,这可能是不够的。
科尔在上周欧洲央行的网站上发表评论说,任何主要通胀率的低迷都可能拖累长期通胀预期,这是必须要警惕;虽然欧洲央行尚未就QE作出决定,但称,QE若要有效,规模就必须大。
★ 主权债券 ★
彭博调查约有一半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将宣布总QE规模;而15%受访者认为欧银将宣布每月的QE规模(如美联储的850亿美元/月的形式),且可能对购QE的时间期限给出规定,或直到通胀又回到欧洲央行通胀目标(略低于2%)。此前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CPI年率下降0.2%。
57%受访者称,QE将主要集中于政府债券,还会包括一些其他债务工具;25%受访者预计,欧银QE将是一系列主权债和其他证券的广泛组合;14%受访者称,欧银QE所购的将全部是主权债。
德拉基希望通过资产购买(即QE)及向银行提供贷款,将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扩大1万亿欧元,至约3万亿欧元的水平。央行目前拥有2.2万欧元的资产,未来数周该规模可能暂缩水,因有2000亿欧元的危机时代的银行贷款项目到期。
德国政府发言人上周称,德拉基会在1月14日会见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并举行了“定期非正式会谈”,但拒绝对两者会谈的主题置评。而据1月16日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拉基向默克尔谈及了最新的QE计划。
★ 风险分担 ★
德国明镜周刊还报道称,德拉基向默克尔所说的QE计划包括:通过让各国央行购买自己国家的债务来限制风险共担。但该媒体没有说明是哪里获得的信息来源。购买将基于欧洲央行的关键资本(capital key),或者所购规模大约相当于各自经济的规模。欧洲央行的关键资本中,德国占比18%,法国占比14%,意大利占比12%,西班牙占比9%;其他国家占比低于5%,其中八个国家占比还低于1%。
德国明镜周刊还称,欧洲央行所购各国债务规模将限制在各自债务规模的20-25%,但暂不购买希腊债券,因其债券未达到质量标准。
法兰克福汇报Sonntagszeitung报道称,欧洲央行所购债务一旦发生损失,各成员国需要至少承担该国债券损失价值的一半。该媒体也没有说明信息来源。
★ 没有后门 ★
逾66%的彭博受访者称,欧洲央行将利用关键资本占比来设定资产购买,27%受访者认为各成员国央行将承担至少承担一部分自己的风险。
德国储蓄银行Suedholstein经济学家Christopher Matthies称,“要对外围债券利率产生重大影响,着被认为是欧洲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标,QE计划必须包括外围公债”。
官员还有提议说,欧洲央行所购债务只针对高于某个特定评级级别的,或者只购买一定规模,剩下的由各成员国央行来决定是否进一步购买。
荷兰央行行长诺特结告诉明镜周刊说,分享风险的决定是民选的政治家们做出的,而不是央行的问题。需要避免这一决定是通过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后门而做出的。
★ 法律意见书 ★
欧洲央行QE面临的法律意见书问题,在上周得到了市场更大关注。欧洲法院上周对此前的债券购买计划——货币直接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简称OMT)给出意见,这一意见书尚不具约束力,在未来4-6个月将会出台正式条规。欧洲法院上周称欧洲央行在框定货币政策时需自行决定,但仍限制了其部分权利。
最终,风险分离一定程度可能会需要什么静音在本周的会议QE的最强的对手,并帮助德拉基显示投资者,理事会致力于它的任务。
Deka银行的法兰克福经济学家Kristian Toedtmann称,“大多数已赞成QE,甚至赞成购买主权债QE”,但欧洲央行矗立在达成广泛共识的传统做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