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的基本面分析中,供需结构分析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商品价格大方向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分析商品价格的过程中,供需分析是重中之重,下面就中国棉花市场的供需变化来分析下棉花的价格走势以及对于未来价格趋势变化的前瞻性指导。以下分析基于USDA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1.中国供给变化:中国棉花市场供给的变化较大,增产、减产交替轮换。据USDA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7年中国棉花产量整体出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06年增产幅度较大,同比增加20.50%,达到805.85万吨,2007年产量继续增加,达到839.9万吨,增幅达4.22%。这四年间棉花产量在大幅增长。2008-2010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棉花产量出现减少。而2011年开始,面对棉花价格的大幅下挫,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收储,有效保护了棉农的利益,因此种植面积、产量再次提高,再次恢复到800万吨的水平上。但是,到了2013年,产量再度减少,达到700万吨左右的水平。从中国棉花产量的变化看,受到中国政策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棉花的种植与产量上,也出现了增产、减产交替轮换的现象。大概周期在2-3年轮换一次。
2. 中国需求变化:中国棉花需求的变化较为有规律。2004-2007年,中国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870多万吨逐渐增加到1100多万吨,几年间的增长幅度在26%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棉花需求大幅缩减,需求量仅为998.80万吨,不足1000万吨。2009年过后,中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激发了市场的需求,需求量再度恢复到危机前的1000万吨的水平上。但好景不长,积弱难返的经济让市场需求重新滑落。2009-2014年,需求量由1000多万吨重新回落到800多万吨的水平上,降幅大概在20%左右。
3.中国供需平衡:虽然中国棉花产量变化节奏转化较快,但是综合需求的变化,中国从2004年到2010年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中。特别是2004-2008年5年间的量的积累终于促成了2009年棉花市场质的飞越,创造了历史上超级大牛市的诞生,棉花行情一飞上天。火爆行情延续了将近2年时间(2009-2010年)。但是,从2010年末至2011年初开始,市场的极度透支,让价格快速回落。面对价格的重挫,中国再也按耐不住,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连续三年的收储政策,让价格暂时企稳住,这为后来价格的运行埋下了隐患。从中国棉花的供需平衡表看,虽然2011年-2013年市场也处于供不应求的格局中,但是巨大的进口量加上中国三年间收储的1600万吨的巨量库存足以让市场不堪重负,这在下面将要分析的库存消费比中有所体现。
4.中国库存消费比:2004-2008年中国库存消费比都在40%-50%区间,但是到了2009-2010年库存消费比急剧下降,这两年分别为30.50%和23.07%,这也就是促成了大牛市行情的基本面因素。到了2011年中国开始启动收储以来,库存消费比惊人的放大,这几年间分别达到81.68%、139.89%、181.74%和163.58%,幅度增加的有些惊人,这也是基本面的变化对于价格的影响,这时的市场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回调行情。2014年,棉花取消收储,新疆棉开始直补,更是让棉花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内外棉价差逐渐收敛,国内棉回归正常价值。
5.2015年价格展望:2015年,国内棉花市场最大的隐患将是巨量库存的压力,居高不下的库存消费比将会始终制约价格。去库存化将市场未来几年内国内棉花市场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必将对价格形成压制。并且2014年末取消棉花收储政策让棉花价格失去保护,市场将决定未来棉价的走势,政策主导的棉价将成为历史,市场化将取代政策主导未来的棉花市场。而从目前棉花市场内外棉的价差看,还是比较大的。之后的市场将是内外棉价差回归的市场,国内棉价将会继续弱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