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的市场化回归之旅后,2015年棉花市场“新年新气象”,振荡中孕育着机会,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消费有所好转。国内纺企利润明显转正,企业反映利润普遍在千元以上,高支纱利润更好,棉花采购呈现持续、平稳格局。尽管存在替代品价差有所扩大的“阴霾”,但各方的年度消费整体还是中性偏好的。
其次,产量预期有所提高。相比本年度初新花上市时,各方预期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产量低于400万吨,目前对新疆棉花产量的预期不断调高。从加工量来看,本年度产量不会低于430万吨,考虑到年初絮棉出疆的因素,产量最终可能在450万吨。
再次,进口量可能高于目前多个机构的预估。当前各方对本年度进口量的预期在150万吨上下,但从最近我国签约美棉以及印度棉的表现看,本年度进口量可能超过预估。尽管国家严控配额,但进入2015年以来,连续两周签约美棉的量都在4万吨左右,我国继续保持美棉签约领头羊的地位。另外,印度棉价格持续走低,没有止跌迹象,要解决如此高的库存,最大的寄托仍是我国,而后期进入我国的唯一途径是全关税通关,这种可能性或发生在年度后期。因此,本年度进口量突破150万吨的概率很大。
最后,政策可预期性、透明度增强。从2014年9月开始,到1月20日北京举行棉花行业会议,政策面持续强调两项影响市场的关键政策:其一,2015年原则上只发放89.4万吨配额,其他配额不再增发;其二,2015年抛储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包括新棉销售大量完成,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棉花价格呈现上涨。与往年相比,政策保持了较大的连贯性和透明度,这对于市场各方参与者而言,至关重要。
整体看,2015年年初市场开了好局,期现货市场保持平稳。未来在供需整体平衡格局下,棉花大周期发生作用,本年度囤棉企业只要能够坚守成本,就不会出现集中恐慌性抛售的情况。后期,预期中、美种植面积缩减,市场消费平稳恢复,行业链条将逐步归于顺畅发展,棉价重心有望恢复性走高,棉花市场的春天正一步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