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 - 三位消息人士周三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于近日再次启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检查;同时,也有多家银行接获监管层通知,要求加强信贷投向管理,严禁资金流向股市。分析人士表示,检查将对市场和券商股产生偏负面影响,但影响力度或减弱。
上述消息人士称,第二轮的“两融”业务检查或将于下周开始,为期两周,预计检查将持续到2月16日,此轮检查将针对上次未受查的券商进行,范围仍集中在券商以往两融业务,目前各家券商两融业务做法大同小异,未满六个月开户和合约六个月到期后展期等违规行为仍是检查重点。
市场人士指出,上次证监会对多家券商两融业务处罚的市场反应超出预期,证监会随后即对市场做出澄清,以安抚市场,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处罚力度或将减轻,市场反应也将递减。
“关键还是起到震慑作用。”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表示,“(证监会)想抑制过多资金流向股市,太多生产用、生活用资金往股市里冲,这个也不是监管层愿意看到的事情。”
“高层对11、12月信贷投向已表示出担忧,要求银行要严查,坚决不能流向股市。”另一消息人士则称。
数据显示,去年11月、12月的委托贷款数量出现大增,导致银监会迅速下发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相关管理办法,其中就规定,商业银行受托发放的贷款不得从事股本权益等投资。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就此也发布报告称,委托贷款的资金需求方在今年发生了点变化,股市替代过去的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成为委托贷款的资金最终需求方。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宏观分析师曹阳也称,表外的信托、委托贷款再度增加,可能与股票市场火爆有关,增加了诸如两融收益权、伞形信托等新的投资方式增长。
此前,中国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受托发放的贷款应有明确用途,不得为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股本权益等投资。
此前证监会发言人亦表示,从去年底对45家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例行检查的结果看,目前券商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证监会对券商违规行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
路透已致电证监会、银监会,但尚未获得回复。
中国券商快速增长的融资融券“两融”业务被监管层敲响警钟。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月16日宣布,对部分融资融券业务存在问题的证券公司进行处罚,其中包括:对中信证,海通证和国泰君安采取暂停融资融券新开信用账户三个月的措施。
从上次证监会披露的情况看,券商两融业务违规主要集中在:违规为到期两融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未按规定及时处分客户担保物、违规为客户之间融资提供便利等。
1月16日证监会宣布对多家券商因融资融券业务违规而受罚后,市场反应强烈。1月19日周一A股跌幅较大,引起各方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