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内,一块面积达500亩的土地上,四处堆积着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这本是一块每年亩产玉米达一千四五百斤的良田,后被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凤竹纺织(安阳)生产基地项目。
两年多时间过去,项目仍未开工,基地旁边硕大的招牌上,凤竹纺织的字眼已不见踪影,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铁皮。“圈了地不建”、“建了不投产”、“投产了未达预期”……种种乱象,在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内并不鲜见。如果状况在2015年年底内未获改善,这样的产业集聚区很可能面临淘汰。
2014年5月,河南省发改委公布了2013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晋级结果,其中共有16个产业集聚区未达到门槛标准,其中仅安阳市就有三家,分别是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和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针对河南个别地区产业集聚区存在主导产业不明确、规划不科学等问题,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今年河南两会期间措辞严厉:“要在180个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有出有进,将来可能是180多个产业集聚区,也可能会少。个别规划不合理,没有发展希望的产业集聚区就不要再搞了。”
集聚区成练车场
依据2014年新制定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河南省发改委注重营业和税收收入以及投资强度等指标。
当年一季度,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的表现均不理想。在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当中,投资总额方面,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分别位列第179位和第180位;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方面,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依旧位列全省最末。“我们只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一项位于全省后30名,其他各项都达标了。”安阳市产业集聚区与上述两个产业集聚区一样,都未能达到门槛标准,该集聚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此心忧不已,“目前河南省发改委向全省下发通知,将2015年年底定为最后的考核期限。届时再有指标不达标,那就真的要被淘汰了。”
安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规划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7平方公里,目前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
今年春节前后,经济观察报记者两度走访该集聚区时注意到,部分厂房仍在建设当中,比稀疏的厂房更为抢眼的,是大片的农田。“目前我们在建的项目就有十多个,”当被问及有多少项目已经开工时,该集聚区内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未直接回应,他解释道,“我们2013年才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年时间,之前主要集中于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1年,比安阳市产业集聚区早上两年。目前,这里绝大部分的土地依旧空白,除少数被围墙圈起来的土地尚有机械设备施工之外,其他一些空地上或者围而不建,或者围起来之后种上密匝匝的树苗。
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对外宣称的建成区面积相当于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2.5倍,不过入住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后者还要少。由于集聚区内人流太少,一家驾校带领自己的学员,在马路上练起了车。
该产业集聚区依托京广高铁安阳东站而建,被定位为安阳市副中心,又称之安东新城,由安阳县承建。安阳县一度有意将县政府迁到此处,以带动当地的产城融合。不过,随着主推此事的前任安阳市委书记张笑东落马,迁址也不了了之。
目前,在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办公楼前,近40栋高层住宅基本建成,购房者主要是安阳县相关部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年单位鼓励我们买房时,大家倒是挺积极的,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安阳县政府一位公务员感叹,“现在房子马上建好,住的话周边没有多少配套设施,跟荒郊野外差不多,卖的话也没人愿意买。”
招商与圈地
针对安阳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安阳市发改委曾对2012年下半年以来投产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产情况进行过全面分析,共有5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32个项目达产见效,22个项目不能按时达产或全部达产见效。
个中原因被总结为“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增长动力偏弱”、“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链紧张”、“人才缺乏”……不过,安阳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责任却只字未提。
据《安阳日报》报道,去年8月24日,安阳市纺织服装城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计划建设总投资5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面向全国、立足中原的布料一级批发市场、服装一级批发市场、辅料一级批发市场、家纺一级批发市场。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吸引品牌服装生产商3000家,安排从业人员1.5万人。
彼时,安阳市长马林青亲自出席签约仪式,认为投资方“资金雄厚、实力强劲”。“签约之后,我们筹划给他们征地,项目一期需要两百多亩。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连买地的钱都拿不出来……”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一位内部人士感概:“这毕竟是在市政府签约、市长出席的项目,招商引资之前至少得充分了解对方的实力吧。”
经济观察报记者要求安阳市相关部门就此问题进一步置评,未获回应。
该项目所在的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4年,属于安阳市较早获批的产业集聚区。十年时间过去,该集聚区规划的9.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只建成了不到一半。即便是现有的建成区,仍有部分企业不乏有圈地的嫌疑。“当时一位领导牵头引进了一家做自动化软件的企业,我们把最好的地块都给了他们。现在这家企业的确投产了,可他们引进的都是比较落后的设备,到现在都没创造出多少效益。倒是占用那七八十亩的地,让我们觉得他们有点圈地的概念。”上述内部人士还举例道,“安阳金坤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在我们这里的项目,号称总投资4亿元,年产400台大型专用机床。他们占地110亩,每亩拿地价格只有6万元。两年时间过去,大部分土地都还空着。”
依据安阳市发改委的分析,金坤机床项目未能按时全部达产见效的原因是订单不足、销售不畅。
即便是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内的村民,也已深谙圈地之道。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对面有一块近百亩、已经平整过的土地,当经济观察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一位自称与集聚区管委会一、二把手均有亲属关系的村民咨询时,其一再要求充当“红娘”,并强烈建议将整块地买进,“现在每亩十万元左右,你可以建一部分厂房,剩下的土地盖成小高层和临街门面房,卖也行,租也行。其他用不完的土地,过两年升值了再卖给其他企业。”“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曾出现项目搁浅、土地撂荒的情况。(我)想提醒地方政府,那些在对接中,动辄夸下海口投资上百亿、要地上千亩的项目,一定要谨慎。”针对产业集聚区内不断出现的圈地现象,中国产业集聚区网创始人杨建国如是表示。
不过,地方政府似乎也有难言之隐。安阳市一位招商局官员曾对媒体表示,“好的项目,如果你政府没有优惠政策的话,他连谈都不跟你谈。只要谈判,通常会直接向政府要零地价政策。”
落地之难
即使是已经签约的“好的项目”,同样可以让地方政府面临难以落地的尴尬。
2012年5月,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安阳市政府就凤竹纺织(安阳)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项目落地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前者将设立全资子公司进行建设,注册资本1.2亿元。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投资4.2亿元,计划5年建成,总生产规模为日产面料320吨。
出席该签约仪式的不仅包括已经落马的前任安阳市委书记张笑东,还有一位省级领导。彼时在签约时重点强调了凤竹纺织的上市公司身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连续6年跻身中国纺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等优势,将引进凤竹纺织称之为“安阳市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
项目签约到现在,两年10个月过去,凤竹纺织仍未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两个村子之间,项目一二期占地500亩。首先对此不满的,是这两个村子的村民。“这些都是好地,种玉米亩产一千四五百斤,种小麦亩产一千二三百斤。政府以一亩地6.4万从我们手里征走,到现在撂荒都快三年了。”一些村民指着项目所在地上随处可见的建筑垃圾说,“这里快成垃圾场了,外面的垃圾车一辆一辆地在这儿卸垃圾。别说政府不让我们种,我们即便是想种,也种不了。”
前述管委会内部人士透露,凤竹纺织项目之所以长期搁浅,或是因为未通过河南省环保厅环评。
春节前夕,经济观察报记者向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王道勇邀约采访,后者表示“年底太忙,一过春节即可。”不过,春节假期过后,其未再回复记者的电话和短信。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凤竹纺织项目在持续获得安阳市政府的财政输血。凤竹纺织公告显示,该公司在2012年获得安阳市政府8000万元补助,使其2012年实际亏损转为账面盈利,成功避免ST。该公司还在2013年、2014年分别获得8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不等的补助,理由是“为安阳本地染整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帮助、促进安阳染整业的产业升级”。
体量巨大的凤竹纺织项目一旦开工,无疑将助力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在今年年底的全省考核。不过,这依旧需要时间验证。
去年12月16日,凤竹纺织董事长陈澄清在与安阳市委书记丁巍在安阳会面时,首先对安阳市委、市政府给予项目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做好对接,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共同为推动安阳纺织产业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