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我明显感觉到国外投资人和创业者渴望了解、学习中国企业。真的,有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市场、最残酷的创业环境,好好做自己吧。
最近,我们圈里最火的词是“YC”——所谓的YC,不是VC的升级版,而是美国一家很牛的创业孵化基金,叫Y Combinator,简称YC。最近YC正开大会,骄傲地展示了新一批创业项目。
在大会召开期间,中国投资创业圈也一同沸腾。投资者必须晒一杯咖啡,欲盖弥彰地在咖啡杯下露出YC大会的胸牌。创业者则务必以谦虚谨慎或挥斥方遒的姿态对各个创业项目进行点评。
然后有好几个创业者在深夜发来微信,激动地表示从YC的创业项目中找到了新的灵感,想要跟我探讨创业的新方向,新方向的跨越度相当于从开夜总会转变为开宠物医院。这些看似积极又善于学习的创业者,我在心里通通给他们画了一堆小黑叉!
我并不反对抄袭现有的创业项目,整个VC圈也是一样。我们鼓励创新,但从不鄙视抄袭。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谁都没必要装圣母。
顺利的话,合并后的滴滴、快的或许3个月后就上市了,谁还会记得中国第一家打车软件公司并不是它们;谁又会计较就连滴滴和快的的创立时间也相差了大半年。实际上极能说服投资人的一句话往往是:我们就是中国的XXX。更好的说法是:我们是互联网的XXX+XXX——以显示自己博采众长。当然,这些XXX是已经成功的知名企业。
但抄得好不好结果可天差地别。有一个往往被忽略又至关重要的关键,就是某商业模式所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
世界上没有无根之花能长久,成功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深入地扎根于整个产业链。这与创业的专注并不矛盾,举一个例子便可证明。
如果要抄袭优衣库,你会抄哪些呢?低价策略、时尚设计、黄金地段开连锁店……甚至衍生到人才培养、企业精神。但你不知道的是,国内著名的某服装品牌,同样走低价、时尚路线,试图做出和优衣库一样质量的衣服,却发现自己批量生产的成本价高于优衣库的售价,更不要说优衣库在日本本土的价格更低廉、质量更上乘。我无法想象,优衣库在采购、生产、仓储这些看似与主营业务无关的环节有多么强大。
当然,每个企业的成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但是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扎扎实实下苦功,往往是成功的真正秘密。
回到前面说的滴滴快的,他们的创业故事在网上广为流传,到底是怎样说服一名名司机,培训他们,面对他们的质疑、辱骂甚至动手……
了解了这些,你还会觉得这只是家软件公司吗?功夫在诗外,企业成功的秘诀也在商业模式之外。
Uber是租车公司吗?不,它真正的资产是世界一流的大数据统计和算法。微博是中国的Twitter吗?是,又不是。不信去试试,Twitter用起来会有些不习惯,说明微博早就悄悄做了改变。百度[微博]真的是中国的Google吗?相信百度的收入来源和Google完全不一样。
所以,你仍然觉得网站上关于YC大会的几百个字,就可以撑起一个创业项目吗?我非常鼓励创业者从成功的创业案例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然后踏实地研究、学习,而不是被耀眼的数据晃瞎了眼,三下五除二抄出个样子就觉得自己已经在创业了。
有非常多想创业的朋友会跟我聊他们的创业想法。不管他们多么有激情和信心,我都劝他们再想想、再想想。直到他们开始退缩,开始跟我聊这个项目有多难,我才会鼓励他们真的去做。
我非常喜欢“莫忘初心”这几个字,虽然它已经被用得太过鸡汤。我始终相信创业需要一颗初心,这颗初心最好源自你发现的一个需求。也许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需求,去满足它,用你擅长的方式去满足它。你会发现有很多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供你学习,但你的初心不能是成为另一个它们,而是要始终提醒自己去满足你发现的那个需求。
VC圈里也良莠不齐。会有一些投资人找到创业者说,你看,某某项目现在已经圈到1000万了,你一个月里抄一个,我们马上就投。这种事情真的有,也不是一定没有钱。但是这样的项目,从来没有真正成功的。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自己”应该比“抄别人”更有意义。
更何况,不知不觉中,我们大中国的创业项目已经跻身世界一流了。在国内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还盯着想抄国外项目的时候,最近一年我明显感觉到国外投资人和创业者渴望了解、学习中国企业。
我最近很享受的一刻,就是若无其事地说几个中国App的名字和数据,然后看着一群老外瞪大了眼睛,齐刷刷地掏出手机要我帮忙下载、说明,呱唧呱唧问一堆问题。真的,有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市场、最残酷的创业环境,好好做自己吧。有一天或许你会发现,很多人在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