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服装相关专业,一直与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产业互促成长。在今天,随着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对人才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服装高等教育也随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哪怕仅仅是服装设计专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有各有特色。
在刚结束不久的2015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期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上,各高校之间不应该只显示差距,更重要的是显示出差异,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同时,高校还应进一步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这也是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努力的方向。
他的这番话道出了特色对于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以及服装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中国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多元化的特色人才。
纵观中国服装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纺织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支撑,因为教育是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还是全国上下一片灰或蓝,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是何种职业,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千人一面,万人一体”。在那个提倡艰苦朴素的年代,并没有专业的服装教育出现。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着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前千篇一律的灰黑蓝变成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从蝙蝠衫到喇叭裤,再到西服,带动了中国服装产业对这些时髦之物的研究与开发。比如那时的“西服热”,就带来了中国西服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批西服厂兴建起来,大约从国外引进了一百多条西装生产流水线,极大提高了西服生产的状况。使用流水线作业,采用专用设备,使工艺日趋合理,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这时,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弥补这种不足,198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建了服装设计学科,从此,服装专业与装璜、陶瓷、室内设计专业等艺术学科并列成为高等学府的专业学科。之后,苏州丝绸工学院(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最早一批开设了服装教育本科专业。随后,杭州、广州、大连、天津、西安、成都等地纷纷在艺术院校里开设服装专业。1988年5月10日,中国第一所全国性的以服装、科学、工程、艺术为主体的新型服装教育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服装教育走向了专业化道路,并开始引导中国的服装产业走向专业化发展。
作为纺织服装行业大国,喷涌而出的服装企业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于是,服装教育遍地开花,甚至在一些工科、理科院校也增添了服装相关的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各服装院校对于服装专业学生的录取标准基本相同,它们对于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一直以艺术类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有没有美术基础成为衡量考生专业素养的关键。设计课程很多,但课程设置上倾向于理论性科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联的却不多。
然而,由于当时服装设计师仍属于稀缺人才,所以满脑子艺术细胞和理论知识却缺乏市场经验的设计师仍然可以实现就业,因为企业愿意花时间从头培养他们的市场感知能力。就是这一批批设计师,在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打磨之下,引领着中国的服装行业走上服装品牌之路。
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一方面,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亟须一些能够彰显自己个性与气质的服装,另一方面,中国的服装产业走到了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个性的死胡同。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而企业的转型与产业的升级需要的是大批创新型的人才,这种人才要“出得厅堂进得厨房”,不仅要懂设计,更要懂市场,而且最好是进入企业之后就能很快带来效益。在这种背景之下,服装类院校还按照以前的老思路走,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会出现服装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而服装企业却大喊着招工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做到让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很显然,与相关企业形成联动,让学生走入市场,不失为一条捷径。一些服装院校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动,比如中国美术学院采取开放式教育,不仅与芬兰的workshop展开密切合作,还与北欧哥本哈根皮草中心开展皮草可持续设计研究,以及与国内服装企业深度合作。借助这种联动,有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社会的需求与设计的定位。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王露也透露,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该院校的独特之处,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多次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市场意识。
与之相比,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以及院校决策者的思想保守,一些院校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教学理念与市场发展需求不适应、教学模式转变与产业进步节奏不匹配,成为这类服装院校制造的“产品”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根本原因。
适时出现的大学生时装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不同院校毕业生的发布作品,以及在配套举行的相关论坛和讲座中,各个院校互通有无,能够找到差距,获得启发。而在大学生时装周的观众席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全国服装企业的代表,院校与企业之间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零距离了解到企业的需求。这些交流对于提升中国服装类院校的教育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希望,各服装类院校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够梳理出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在特色上下功夫。
在这一点上,或许北京服装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从当初建校时就根据整个产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当初单一的服装设计专业,发展到现在细分化的男装、女装、针织服装、运动服装4个专业方向。这4个比较细分的专业方向比以前更加精准,通过在大学三年级时的专业分口和随后的针对性深入项目教学,更符合学院培养专业性设计人才的初衷。据悉,未来,北京服装学院还会开设纤维与时尚设计以及中式风格设计两个专业,通过再一次的专业细分,为服装行业输入更具针对性的专业人才。
不难看出,在新形势下,服装类院校只有把准了企业和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脉,才能为之提供相匹配的人才。所以,在未来,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只有与时俱进,办出自己的特色,方能受到企业的关注与欢迎,也才能在中国服装强国梦的道路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