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们的朋友圈已经被优衣库三里屯店试衣间事件至少刷屏了三轮以上,优衣库官方已发表公开声明,澄清炒作质疑。不谈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借势营销的孰是孰非,这篇文章,小编要说的是——服装品牌的试衣间真的有被好好“关照”过吗?
这两年,有关试衣间的那些事儿被频繁报道,在优衣库之前,H&M和GAP都曾“中枪”:2011年,一对母女在东直门来福士H&M店试衣,称被防盗扣划出26cm伤口;2013年,一位女顾客在侨福芳草地GAP店内试衣被店员偷拍……也许,以上这些实属个例,但很多品牌的试衣间在基本细节上的确禁不起推敲。
“到优衣库掀帘子”这个梗现在已经被玩坏了,但有多少人真正遇到过正在试衣服被人掀帘子的情况呢?就大众平价类服装品牌而言,试衣间安装的是简易帘子而非带内锁的门,这种情况不少。虽然方便且成本低,但对于顾客来说真心没什么安全感,就算是有搭扣或安全贴,一层帆布帘子你还能指望它为试衣间的安全感加分吗?
两三个人共用一个试衣间;被仓库占用空间;临时试衣间要不尺度太大没顶棚,要不围得太严不透光……缺乏安全感为在试衣间里出现的意外埋下了隐患,糟糕的试衣体验令消费者放下了本已“种草”的商品,而没有一丝丝留恋。
走进商场,上到点上香薰、摆上鲜花、坐上欧式长椅的土豪试衣间,下到一张帘子随试随围的“流动试衣间”,试衣服这件事儿的差别待遇真不是一星半点儿。小编特意问了几位经常烧包儿的姑娘,得到的答案空前一致——“卖得贵的品牌,通常试衣间的体验更好。”
但小编还是觉得,提供一个满足基本功能和安全感的试衣间和这个品牌是不是高大上没有必然联系。这场风波中无辜“躺枪”的优衣库此前也在推4D虚拟试衣间,至此,技术浪潮所带来的不只是话题,或许还有一些关于隐私界限的人文思考。
与其围观“如何正确使用试衣间”,还不如想想“如何正确管理试衣间”这个躲不开逃不掉的命题,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于一些品牌来说,线上线下之间可能只差一个试衣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