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经合组织(OECD)发表报告称,尽管一些央行(美国、英国)考虑金融危机来首次加息,但整体看,OECD 34个成员国在6月的通胀水平没有改善,远低于发达国家希望的理想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ECD在报告中称,6月34个成员国的通胀水平为同比涨0.6%,远低于多数发达经济体央行认为的合理水平2%。在截至6月的12个月里,有10个成员国的物价水平下滑,比5月时候的12个国家有所下降。其中,大多数国家位于欧洲,希腊物价水平下降最大。
通胀持续低迷,令央行官员们颇为担心。因为如果通胀持续过低,可能会改变消费者的预期,让今后通胀回升到2%的目标更为困难。近年来,货币政策制定者在稳定通胀预期上花费了大量功夫,以维稳经济。
OECD的统计数据意味着,去年起各国央行掀起的宽松政策,仍未达到目标——最小化通缩风险。通胀水平极低,会使经济更为脆弱,可能转化成通缩。尽管目前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经济不太会陷入通缩,但如果一旦陷入,将会有巨大打击。
即使消费者价格不下降,货币政策制定者担心通胀过低抑制经济复苏。当通胀处于低位时,企业、家庭甚至政府削减债务都变得更为困难。例如,欧元区就债务水平非常高,处于难以削减债务的困境中。尽管极低的通胀水平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实际收入,但这也有推迟消费和投资的效果。
2014年中期以来,由于通胀出现回落,全球多个央行采取措施,以期待提振通胀。例如日本、欧元区、印度、中国的央行等。不过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都表示,有意加息。美国甚至最早可能于9月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