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着眼特色民族文化,立足特殊地理环境,采取独特政策措施,培育形成了一批富民兴疆的产业。
着眼特色文化 汲取发展能量
8月29日,第四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国之桦”品牌发布会在乌鲁木齐举行,54套艾德莱斯绸服装色彩绚丽,惊艳亮相。
民族与现代融合,文化与时尚互动。“将民族特色的艾德莱斯绸和当今流行的设计手法相结合,让这些服装产生了巨大魅力。”新疆国之桦服装设计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桦说,“新疆民族文化令人陶醉,可供汲取的设计元素非常丰富,我们要将浓郁的民族风以最美的方式表达出来,推向全世界。”
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4年间,“国之桦”从个体裁缝店,变身为设计工作室,再发展成服装公司,生产厂房扩大到600平方米,并在喀什、和田等地设点布局。
“国之桦”落户的和田被誉为“丝路绢都”,艾德莱斯绸年产量达到880余万米。地区经信委副主任李红梅告诉记者,为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和田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走品牌发展道路,艾德莱斯产业逐渐成为特色产业。
“千百年世代相传的老手艺,成了致富的新手段。”在洛浦县,图尔荪手工艺品公司负责人图尔荪托合提·伊敏托合提介绍说,艾德莱斯绸制作的抱枕、雨伞、帽子和服装服饰等非常受欢迎。6年前,企业还是小作坊,去年销售额已达300万元。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民族文化元素走向市场的代表。在新疆,哈萨克医药、刀郎农民画、锡伯族弓箭制作工艺等都已走向产业化,迸发新活力。
立足特殊环境 培育富民产业
作为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新疆也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是全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在治沙过程中,新疆着眼长效机制,培育扶持产业,使群众治沙致富两不误。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说,新疆已形成了以灌草饮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沙产业链不断延长。
鄯善被称为离沙漠最近的城市,紧依库木塔格沙漠,这里“绿不退,沙不进”成为奇观。在沙海边缘,鄯善县建了一座沙漠公园,吸引游客体验浩瀚沙丘、徒步探险、野外宿营等,还开发了沙疗养生等旅游项目。借助新开行的高铁旅游专列,这个人口只有23万余人的县城,上半年接待游客接近80万人次。
与鄯善发展沙漠旅游不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以开发防沙固沙植物作为突破口。2004年引进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种植加工世界惟一高地沙漠玫瑰,开拓高端市场;引入天力沙生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种植加工肉苁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没想到沙漠里真能淘金。”和田县英艾日克乡农民凯哈尔·依米提通过种植肉苁蓉致了富,他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管住沙子,还要让沙漠成为我们身边的银行”。
采取独特政策 实施定向突破
很长一段时期,新疆经济主要是“一黑一白”——黑色指石油石化,白色是指棉花。最近两年,借助特殊产业政策,“白色”底色衬托下,纺织服装业更加“多彩”。去年,新疆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05亿元。
近年来,新疆陆续出台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等文件,从加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产业活力。
新疆七欣轻纺袜业公司坐落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去年12月建成,今年前7个月销售袜子过千万双,主要出口中亚、欧洲。企业负责人石承雄说,新疆政策、资源、区位等优势明显,正计划扩大生产规模。
眼下,南疆盆地正在隆起纺织业高地,就业蓄水池不断扩容。根据规划,新疆力争到2023年,棉纺产能达到2000万锭,全产业链就业百万人。
有专家认为,新疆经济发展迫切、就业压力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采取独特的政策措施实施定向突破,加快特定产业、特定地区发展十分必要。
除了纺织业,通过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发展进一步提速,筑牢了向西开放的支点,一批新兴产业开始崛起。今年6月,霍尔果斯国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启动。市委书记王刚预计,到明年产业园交易额可达50亿元以上。
“建设国际物流港、国际金融港、国际航空港、国际信息港和国际旅游谷先行区,把霍尔果斯建成西部璀璨明珠和国际化商贸精品门户城市。”在规划蓝图引领下,这座西部边陲城市持续涌动发展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