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半数港商出走东莞:离开并不容易 珠三角制造业已多风雨

发表时间:2015年11月24日    作者:李启玮

  香港工业界如今正站在制造业转轨之际,思考着港资企业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下称珠三角)制造业的关系。

  11月9日,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郑文聪表示,香港本身的经济也陷入平稳低速的发展期,全球经济表现逊于预期,令香港出口今年表现依然低迷。

  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的投资影响力正在收缩,已经是一个事实。

  自2002年起,香港工业总会每年定期对珠三角进行调研,据其2015年2月的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港资企业占珠三角全部外资企业的72%,珠三角有半数的制造企业属于港资或有港资参与,这批企业共开设约5.7万家工厂。不过,港资制造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高峰期快速下降,2013年底仍然存活的估计约为3.2万家。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港资企业在珠三角投资开厂的步伐显著放缓,港资企业裁员甚至停工的消息不绝于耳。

  港资厂商在珠三角劳工短缺、最低工资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普遍缩减雇用员工规模。统计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香港厂商平均每年减少10-20%,港资厂商在2014年共聘用450万名以上的珠三角员工,较2006年的高峰期(当时约900多万人)已经回落一半。

  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的投资布局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版图形成一条暗中交汇的轨迹。东莞作为一个庞大的跨境制造基地,既整合了香港当地的高增值、科技密集工序,又将珠三角及其他地区的土地和劳工密集工序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在1979年推行改革开放,首先着力的即是华南地区,措施包括成立经济特区及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税务优惠,鼓励他们到珠三角地区投资。由此,珠三角地区大量的企业开始生产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例如食品、饮料、玩具及服装等,珠三角突发猛进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

  与之相契合的是,香港制造业自1980年代初,也经历了重大转型。珠三角的土地和劳工成本较为低廉,加上税收优惠,吸引香港工业家北上内地,把制造业工序北移,推动珠三角制造体系和香港服务体系的分工合作,形成了粤港特色的“前店后厂”模式。

  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具多元化特点,以电子产品业、传统产业(如纺织、成衣、玩具等),以及配套型产业(如金属制造、塑胶、模具、纸品印刷业)为三大主轴,这与珠三角地区当地工厂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

  1980-2000年,港资企业在珠三角投资设厂,同时把香港办事处升级为总部,统筹市场营销、融资物流、研发等活动,带来香港的工业突破,并促成香港工业界在1980-2000年间的爆炸性成长。同时,港资企业也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是,受制于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2000-2008年,港资企业在珠三角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并愈演愈烈。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港商一向依赖的欧美出口市场萎缩,加上中国调整经济政策,优化经济结构,对产业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这些都给出口为主的港资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徐炳光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珠三角的港资企业多为传统制造业,利润没有什么提升空间,于是索性转移去了东南亚。他以东莞为例,认为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港资企业撤离当地。

  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显示,香港商品今年前9个月的整体出口较去年同期下跌1.5%,香港制造产品出口下跌14.9%。反应香港出口商信心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在今年第三季也显著走低,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除机械业外,所有行业的指数都低于40,反映出口商对短期出口表现感到悲观。

  今年以来,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的营运情况依然并不理想。不过郑文聪强调,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制造成本高企,都是在珠三角的工厂收缩规模的原因,这不仅是广东省的问题,也不仅是香港投资的工厂收缩,其他台湾、韩国的投资规模也在收缩。

  除非是国家鼓励的高新科技企业,以及利润幅度高的企业,不然都追不上通胀的涨幅。郑文聪表示,如果珠三角的人工继续高涨,传统的工业会生存空间越来越会缩减。

  谈及港资企业缘何撤离珠三角地区?郑文聪指出,香港商人最怕的是地方政策的管制,“我们看到有很多地方化、很本地化的政策,比如国家规定说1,地方就规定说1.5,地方比国家加了很多要求。”

  珠三角的营运环境也在悄然产生变化。根据广东省政府的数据,今年1-7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降幅继续收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449.34亿元人民币,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个百分点。

  郑文聪介绍,目前最困扰珠三角港资企业的问题是内地税费项目繁多,征费率又高,令企业负担沉重,工总查询会员企业每年要支付的税费数目,统算后多达25项。

  除此之外,困难的全球经济环境,强势的零售商和OEM(原厂委托制造)买家,因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原料和公共事业成本上升而产生的成本问题,以及较高的管理、商业法规成本,内地在加工贸易、出口退税、劳动力和环境与安全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变,都对港商的投资决定产生影响。

  传统制造业的香港商人如果考虑在这个业态中持续经营下去,就要将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郑文聪承认,这是很现实的考虑。“现在大家看到珠三角的现状就是,企业雇佣人少了,很多工厂即使不关门,但却是在整治状态。”

  “我想大家要明白,投资者是有选择的。”郑文聪说,“美国主导的TPP,中国自身提出的一带一路,都令港商在想,是不是一定要留在珠三角甚至中国市场?我们自己的研究显示,在珠三角的工厂正慢慢减少,有的继续留在中国其他地方,有的人选择新加坡,有的人选择人工便宜的柬埔寨、越南等地。”

  据郑文聪介绍,2001年后,随着香港制造业基本完成北移,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的投资步伐减慢,在2008年后,港商在珠三角的投资设厂步伐进一步放缓,投资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

  工业总会的调查报告则显示,港资企业转移的主要产业是劳动密集产业,比如成衣、纺织和玩具制造。这与珠三角的民工短缺有着直接关系。

  2008年前,港资企业产业转移通常迁至广东省及内地其他地方。2010年后的转移则较多转至廉价劳工供应较富裕的东南亚国家,少部分甚至回流香港,显示出珠三角制造环境在2010年后更趋严峻。

  据南博网报道,撤离珠三角转投东南亚地区的港资企业逐渐增加。一家原本在深圳龙岗和广州番禺设有厂房的港资制帽企业今年初关闭了广州的厂房,逐步将60-70%的生产线迁至孟加拉国。

  南博网的报道还称,10%的撤离珠三角的港资工厂会迁到南亚和东南亚。除了孟加拉国,东南亚的越南、缅甸等国家也备受港资企业的青睐。

  但是,在产业转移的受访港资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产业转移形式为部分转移,说明了厂商仍以珠三角作为主要生产基地,并利用珠三角工厂支援和调度设在其他国家的分厂营运。

  港资企业做出选择离开珠三角,并不容易。

  郑文聪透露,其实早在2003年,不少港商已经在研究是否要走,即使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受到大影响,但香港很多工厂依旧留在珠三角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调查显示,超过四成厂商表示维持在珠三角的投资规模不变,约1/4厂商对投资珠三角持观望态度。约1/5厂商表示会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只有不到一成厂商表示会减资。

  港资企业选择搬迁到内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但是这种搬迁只能在相应的供应链能够延伸到的新地点,并且香港公司可以管理比珠三角更远的地区时才能进行。

  港商如果选择搬迁到东南亚,但搬迁地的基础设施、供应链、劳动力和法规环境都合适才可行。而且,这也意味着港资企业要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运营。

  郑文聪介绍,大部分港资厂商仍以珠三角为主要制造基地,这与珠三角工厂邻近香港总部,粤港资源互动较好有关。大部分港资厂商仍在珠三角保留核心业务。

  郑文聪解释称,其一、珠三角一带交通网络便利;其二、港资企业长时间在珠三角,非常熟悉当地投资环境、文化和当地政府官员做事的方式。

  “有生命力的港资企业就会在珠三角寻找商机,因为即使在珠三角内,从佛山搬到东莞也不容易,现在招工是很头疼的问题,还要涉及到员工和厂房赔偿问题。考虑到这么多的综合原因,港商不会轻易离开。”郑文聪说,现在一个转型趋势是,港商未必要离开珠三角,而是在别的地方另外再开工厂。

  广东省政府近年来不断修订政策,鼓励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香港工业总会调查也显示,留在珠三角的港资企业正在加大产业整合,加强自动化生产、产品设计是最多厂商选择的未来三五年的主要经营策略。

  今年7月就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一职的郑文聪说,港商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推动港商及传统工业利用创意和科技转型升级,抓住电子商贸机遇,以及推动环保工业及清洁生产。

  郑文聪还提出,香港工业的未来不应局限于内地的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更重要是保持与内地工业体系,乃至全球工业体系对接。香港工业与珠三角制造的互动是必要的,珠三角是香港通向“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平台。

  郑文聪有着20多年环保产业从业经验,他认为,将来每个工厂在中国立足的必要条件是环保工作要做好,如果人人重视,环保产业就是很大的空间,比如在旅游景区的生化厕所,这是郑文聪的环保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谈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如何与港商特点结合的问题时,郑文聪回应称,会有至少两三年的调整阵痛期,国内传统工业利润薄弱,一定要转型,不然没有生存空间。“未来珠三角制造时期的香港工业,将是香港工业资源在互联网+、智能化、国际化模式下的创新再塑,在全球、中国工业体系的转型拓展,这将令香港工业出现另一次突破。”

  五金行业出身的徐炳光则介绍,即便如螺丝加工的传统制造业,现在必须要搞自动化生产,以及高质量和高水平设计工作,不然转型就不可能成功。

  回顾港资企业在珠三角这三十年的发展,徐炳光感慨,时代已然转变,产业正在升级,不少传统制造业被淘汰了,但留下的都是比较强的,将来会不会有翻身的机会,达到这个时代转型升级的要求,满足市场需求,都很难说。“但是可以看清的是,如果过了现在这个转型难关,港资企业将来都会有机会,这是一个循环。”

稿件来源:界面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香港零售市场持续疲软 周大福等大型珠宝商销售下跌[2015-06-08] 
·普华永道:香港零售市场前景不明 明年销售量或负增长[2015-02-13] 
·黄金周变失金周 香港旅游业遭重创零售额大跌四成[2014-10-09]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消费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2014-03-19] 


相关资讯  
·求生存阶段需要多变经营思维——走访广州制衣产业集中地[2022-10-21] 
·珠三角外贸动向一线观察:外资增量保持增长 外企看好发展机遇[2022-07-19] 
·疫情反复集体增速放缓 佛山纺织业产业集群协同升级加速“自我革命”[2022-07-05] 
·复工复产“抢”回订单,疫情下东莞纺织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022-04-19] 
·东莞沉浮:服装工厂大退潮,年轻人涌入SHEIN和TikTok疯狂掘金[2022-03-10]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用工紧张,招工不易[2022-02-17] 
相关出处  
·迪卡侬计划入华布局120个城市 拟开180家[2014-12-08] 
·常驻电影界还不够 阿玛尼开始做戏服[2015-11-23] 
·商务部称中国对非投资出现波动 上半年下降逾40%[2015-11-18] 
·奢侈品都不好卖? 看看爱马仕是怎么赚到钱的[2015-11-16] 
·今年又是暖冬 要卖冬衣的零售商目测要遭殃[2015-11-16] 
·林毅夫:中国经济在下滑 必要的稳增长措施还是需要的[2015-11-14]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