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的中国商业江湖中,陈年和他创办的凡客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性企业。曾经以“凡客体”风靡大街小巷,卖掉过一千多万双鞋子,卖掉过一千多万件衬衫,高峰期时员工多达13000多人。曾经风光无限,也遭遇到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如今的凡客,员工只有200人左右,陈年也以“凡客再出发”的姿态,大刀阔斧进行了产品和人员管理上的改革。
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中,作为创始人的陈年,有过哪些恐惧、迷茫、失落?他曾经多次复盘凡客一路走来的经验,从中他学到的教训是什么?昨晚北京卫视播出的《问道》中,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昕对话陈年,一起直面陈年走过的心路历程,探讨了企业的重生之门。
在中国教育行业中,姜岚昕老师身兼两所学校——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和北京世华管理学院校长,同时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因此他既具有学院派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着丰富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两位企业家的对话,一开始就充满了相互的理解和共鸣。
陈年说,自从创立凡客后,自己的衣服鞋子几乎都是凡客自己生产的。在凡客高速发展阶段,陈年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不是担忧每月上亿的运营成本,也不是来自融资的压力,而是因为一双鞋子——有一次,他买了一双鞋子,穿上后磨得脚疼,他在那个时刻意识到了凡客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失控,连产品品质都出现了问题。陈年说,如果是衣服还稍好点,可这是鞋子,穿我脚上痛,那消费者买回家去,肯定也是会痛的。
姜岚昕站在商业逻辑的高度总结即是: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品牌有多么响亮,团队有多么强大,资源有多么丰富,客户量有多少,而是要最终回归到谁为我买单?买单的人是否买到了价值?是否买得舒心?所以陈年关注鞋子痛不痛,他真正关心的是客户认可的价值,因为只有客户认可,所谓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做到了这一点,团队、客户资源、品牌声誉才能保住,才能有生命力。
而陈年对凡客的改造,正是这一商业逻辑的具体体现:他说凡客当年提出宏大目标时,各种产品都上线,甚至包括家电和拖把,光是他办公室外,就有几百款衬衣。有次雷军来公司,陈年走到货架前,想从挂着的衬衣里挑一件白衬衣送给雷军,结果他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他说那时就意识到,一定是有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所以现在凡客开始做产品。陈年说:“既然是品牌,那你就要思考一个品牌,让用户能长远地选择你的理由。凡客现在开始学会做产品,刚刚开始,一个单品一个单品地来。在过去的两年多里面,我自己去看了很多产品,从规划到最后上线到用户的手里,我希望用户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他(她)会有一个惊喜。我现在希望凡客所做的每一个产品到用户手里的时候,都让用户有一种意外的满意。”
对陈年采取的这一战略性的聚焦,姜岚昕老师很赞同。他以乔布斯当年改造苹果来类比这一做法:“当年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研发部,说把那些垃圾产品全部给它倒掉,最后就聚焦一个产品。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从iPod到iPad到iPhone,一款接一款超越消费者期待的产品,把苹果做成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所以我觉得我们经过这一次调整以后,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战略性裁减。”
回忆过去,陈年说,其实自己做凡客的时候,也希望对待每一件衣服像当年他在卓越时那样精细地对待每一本书,对待每一部电影,但后来运气太好了,凡客发展得非常快,人性中恶的东西就出来了。就是你的虚荣,你的虚妄,你的贪念,心魔,然后就离开了当初那种认真地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的那个状态了。
所以现在他自己的总结是,做品牌一定得要有洁癖,还要有审美。这也是陈年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地方,他说过去在看文字的时候,文字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感,语感是有节奏的,语感的美是由节奏带来的,品牌也是一样,比如说当写下“我是凡客”四个字的时候,它有很好的语感,它写起来也很好看,这就是审美。所以今天他做产品,他首先强调审美,然后是品质上的洁癖。
到今天,陈年说,我不会再去展望某一天去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就像前面说的一样,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来。今天觉得腾出手来能做这双帆布鞋了,把这双帆布鞋做好,明天能腾出手来,真正地能把一双跑鞋能够做好,那就努力去做好。凡客就应该这样,日复一日,管它是什么目标呢。因为今天你能把这一个一个东西做好,什么目标都会实现的。
姜岚昕老师总结说,所以创业就是这样样,它需要一种坚守,坚守到最后的时候变成一种习惯,然后沉淀成为自己生命的一种常态。其实这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对自己来说是会终身受益的。你会培养出属于你自己的禀性,到最后成为一种生命常态的时候,那么对人生的这种驱动力和对生命品质的提升,就不仅仅只是事业了,而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