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上海各大产业遍地开花,而老牌传统纺织龙头上海丝绸集团混改的最新成果正引发各界关注。
1月12日,上海丝绸集团旗下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丝绸文化公司”)与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签约联盟,宣布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把公司丝绸文化创意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据了解,上海丝绸文化公司是国内最大服装出口企业上海丝绸集团于2012年成立的,旗下主要品牌“海上丝韵”目前在上海共有8家销售点,每年正以约40%的销售增速进行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上海丝绸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2010年集团管理层认为所处产业还能发展,但必须结合上海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概念来改造传统行业,作为创意产品来将传统丝绸和时尚丝绸进行结合。
不过,类似传统制作工艺濒临失传、品牌价值被低估等情况也是这些纺织巨头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王乐毅向记者直言:“上海纺织集团已属于业内品牌意识较强的,现阶段不少丝绸纺织企业都没有理解到这一层。而对于国外买家而言,其对本身丝绸工艺品的质量好坏辨识能力不够,因此产品价值一直没能全面得以体现,因此还需要上下游多方的努力。”
丝绸巨头“出海记”
将制作工艺复杂、背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丝绸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对于成军数十载的中国传统企业而言都不是个易事。
吕钢告诉记者,“海上丝韵”品牌主要希望打造的销售人群为收藏者和商务礼品的采购者,这类高端丝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保值升值功能正在不断体现。然而,掌握传统工艺的人群稀少与各大市场实际销量平平的表现却让这类企业发展陷入两难。
目前,“海上丝韵”品牌旗下创意产品线涵盖织锦画、缂丝等工艺品以及服饰、家具、衍生品(化妆品、桑叶茶),而海外市场正是其决心发力的重点之一。由于一幅缂丝制品平均需要一位熟练工人10个月时间的制作,产品时间周期、技艺稀缺性依赖于产品售价的体现。
记者得悉,如今这些掌握缂丝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五六千元,公司急切希望在国际品牌力和市场销量上进行突破,否则将无法反哺核心工人的薪资需求,最终或将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的风险。
“上海丝绸文化公司把丝绸里最顶级的缂丝工艺做起来,国内仅有的掌握缂丝工艺的100个工人中就有20人在我们集团。不过,2015年公司缂丝产品的销售额也只有200万左右。”吕钢透露。
类似上海丝绸文化公司遇到的现实情况在产业界比比皆是,这也是其牵手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等机构力争出海的缘由。王乐毅表示,过去的三五年上海关于“设计走出去”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已经帮助设计企业在海外办公、展览以及市场推广、孵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去年9月已经在伦敦基地开售了一部分中国手工艺品。
不过,王乐毅也强调,虽然上海市经信委和商委等政府部门一直对这类传统企业出海有经费补助,但大多都是以“撒胡椒面”的形式平均分配给申请者,对于实际操作的企业而言不可能完全足够。“像上海丝绸集团这类企业只有在海外达到一定规模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全面激发销售,而这尚需一定时日。”
混改新局面
如今看来,以上海丝绸集团为代表的传统纺织企业转型,依然处于艰难的摸索期。
事实上,中国丝绸的机械化、时尚设计最早都从上海开始,解放初期整个丝绸的出口贸易也是上海最大。然而,由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结构转变加上全国丝绸大战,时至2000年整个上海丝绸工厂从原先30多个单位调整到只剩2个单位,整体产值也从约10个亿压缩到一两千万的水平,核心主业也都压缩到只剩丝绸贸易。
“因此,只能进行产业调整,转主业后虽然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对今后产业要重新发展仍要考虑。”吕钢表示,如今全力打造的品牌效应也是转型后树立的战略。
据了解,2002年上海市政府希望在众多市属国资企业中选一个做混改试点单位,最终选中了上海丝绸集团。吕钢透露,彼时集团的进出口业务被剥离出来给了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人核心团队组成的经营者持股达到51%,剩余49%股份作为国有股,这一调整收效相当明显。而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则充当投资公司的职能,利用原来的工厂做投资和对外服装厂等业务的投资。
“2003年至今,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均达到100%以上。如今的上海丝绸文化公司也是上海丝绸集团和上海丝绸股份两者一起投资的。”吕钢告诉记者,这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上海丝绸的又一次出击。
而在整体的大环境下,一度进入低谷的本土纺织业如今也被业界重新寄予了厚望。UBS(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消费品行业分析师梁裕昌表示,自2012年以来,每年渠道效率与相关个股表现之间都是正向关联的,而2016年服装纺织行业的渠道效率预计有望提升,这也是吸引投资的最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