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第一个月份,盘点成为企业工作重中之重,盘点是为了“以史为鉴,明得失、正衣冠”。纺织厂则主要盘点:2015年日子如何?亏多少钱,为何亏?
河南是纯棉纺织大省,笔者走访了几家纺织厂,多数企业“喊亏”。郑州某企业表示,他们厂在棉花临时收储时期每年平均亏损2000余万元,而2014年实施目标价格以来,原料成本下降了不少,但2015年仍然亏损300-400万元。谈起亏钱原因,该厂负责人列举了三大原因。
一、原料方面不给力。第一,2015年棉花质量不佳。鉴于内地棉花大幅减产,他们厂已将新疆棉使用比例上调至85%,其余外棉、内地棉仅做配棉使用。本年度,新疆棉主体级别为3128B、3128C,突出特点则是马值偏高,该类棉花对纺40S以上纱支比较困难,因此,企业需要高价购买澳棉、美棉搭配使用。第二,原料成本仍然较高。本年度,国产棉价格降至13000元/吨一线,但是进口棉人民币价格在12000元/吨之间(1%关税下),两者价差仍在千元每吨。而原料成本占棉纱成本的60%-65%,棉花价格直接影响棉纱成本。正是因为中国棉花价格昂贵,质量稍微欠佳导致国产纱无法与外纱“拼刺刀”。
二、人工费用年年上涨。近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攀升较快,以山东沿海地区为例,2007年纺纱工人工资在700-800元/月水平,而到了2008年跳跃至1500-1600元/吨区间,涨幅高达100%。尤其2008年之后,工人工资“芝麻开花节节高”,至2015年底,山东威海、青岛、济宁等地工人工资达到2800-3500元/月(一线普工工资),而稍有点技术的工人的工资就是4500-5000元/月起步,月入万元也是平平常常了。那么,再看越南、印度,现今越南工人工资折人民币在1400-1500元/月,仅是中国工人工资的50%左右;印度呢,更低,一般在800-1000元/月,不足中国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一般来说,工人工资占棉纱成本的10%-15%,但由于中国工资支出的逐步上升带动中国棉纱成本也是逐年上升。
三、电价居高不下。在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江苏等地电价一般是0.8-0.9元/度。以郑州一家纱厂为例,一年的电费约600-700万元区间,而企业的用工支出也仅在500多万元,电费俨然是继原料之后的第二大成本支出。但是,相比新疆、东南亚,内地电费实在是太高了。据笔者了解,新疆、宁夏等地为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的电价为0.35元/度。而发达国家如美、日、法、英、韩等,甚至我国的台湾、香港等电价都比我们便宜,一般在0.4元人民币/度。另外,这两年,为提升纺织品竞争力,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纷纷下调电价。2015年12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根据发电成本变化情况,从2016年1月1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度)降低约3分钱。这让企业得到一些安慰,虽然降幅不大,但总能节约生产成本。
纺织企业认为,若想保中国纺织阵地不失,还应多出台利好纺织行业的相关政策,多给予支持,缓解纺企压力,以便轻装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