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8.75,与11月相比提高0.81。总体上看,行业处于欠景气状态,主要表现在需求不旺、产销迟缓、资金紧张,产品去库存压力大。12月,除骨干优势企业生产接单正常外,全国其他棉纺织企业开工状况总体不佳,限产停产普遍,不少企业元旦放假。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棉纺企业增加了棉混纺、化纤混纺产品,增加了差别化产品生产线以拓宽市场,但利润情况两极分化,一些有稳定客户的企业以产品的质量取胜,能实现微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而没有稳定客户和订单的企业,因市场需求不足,接单困难,或订单压价,无法保障稳定的收益和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采购价格指数48.53,较11月下降1.49,主要受化纤短纤价格快速下行影响,纺企整体采购原料进度缓慢。通常情况下,纺企在年底将出现采购小高峰用于元旦以及春节前后的原料储备。从棉花的采购情况来看,12月是进口棉集中到港的高峰期,纺企进口棉采购量势必回升,而由于国内棉花以及化纤短纤价格的持续疲软,市场未出现集中补库的情况。从价格指数上看,12月标准级棉花平均价格为13084元/吨,与上月相比环比增长0.2%;涤纶短纤平均价格为6365元/吨,环比下降5.5%,粘胶短纤平均价格为13410元/吨,较上月下降7.1%,化纤短纤价格跌幅进一步加深。
生产指数49.81,较11月回升0.03,生产订单较11月未有起色,部分增产主要是本月生产天数增加,有些企业仍处于限速限产状态。据中棉行协近期调研了解,因不同地区产业特色各异,企业生产开工状况良莠不齐,部分沿海城市由于产品特色突出,尽管订单紧缩,但“有单可做,车间基本满负荷运转”,对于一些内陆城市,因为产品的局限性,开工状况一般,订单小而短,翻改品种频繁,大部分企业已通过增加化纤短纤等非棉原料丰富产品,但企业表示“由于产品没有稳定的销路,生产非常不稳定”。
产品销售指数49.85,较11月上升0.35,12月,棉制纱线织物的销售状况依旧冷清,除一些高档纯棉制品以及差别化产品有较为稳定的市场外,大部分纱布产品销售低迷,企业为尽快回笼资金,降价销售普遍存在,加速了纱布产品价格的下行,下游需求端持续降价再将压力转嫁到纺纱织布厂。另外,棉纺织企业出口持续受挫,出口下降幅度大幅超过内销,企业表示,大量国际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之间的存在不公平竞争。从纱布价格情况看,12月32支纯棉普梳纱平均价格为19338元/吨,环比下降1.1%,纯棉坯布价格为5.4元/米,环比下降0.2%。
原料库存指数49.71,较11月上升2.75。与往年相同,进入第四季度纺企原料库存将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尽管企业增加原料储备,但控制库存仍十分谨慎,其中优质棉花资源的库存量占比同期水平,尤其在原料价格弱势的情况下,内地棉以及粘短涤短的库存量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快进快出的方式减少原料跌价的风险。
产品库存指数49.28,较11月增加2.72。12月,棉纺织企业加快产品去库存进度,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需求端乏力,同时价格弱势无法锁定订单。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江苏部分地区产品库存确保控制在25-30天以降低资金风险,但大部分企业对产品库存出库状况表示担忧。
经营指数45.93,较11月上升0.43,12月企业经营困境仍没有改观。企业普遍反映进口纱对市场冲击较大,由于人工、电费以及技改投入的高成本,内地企业靠价格难以维系市场,要维持低利润经营更是难上加难,绝大部分棉纺织企业主营业务已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行业外贸出口的疲态,出口型企业经营效益下滑明显,预计明年仍将面临汇率等多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