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9%。3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1万亿元,增长8.6%。
一改前几个月的下降颓势,3月份出口增幅高达18.7%,进口降幅也大大缩减,的确是经济止跌企稳向好的表现之一。因为与出口数据相适应,PMI、PPI、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固定资产投资等都出现了类似现象。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需要保持清醒的是,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的好转以及3月份出口数据的由负转正,并不意味着进出口的“春天”已经到来,或者出口能够再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经济预期的基本力量。进出口、特别是出口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虽然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走出了危机,并步入相对稳定的复苏状态,但是从总体上讲,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处于十分复杂的局面。多数国家经济形势依然不佳、企业运行困难、财政危机加剧,特别是欧洲和日本,仍寄希望于通过政策宽松和低利率、负利率等刺激经济。最终可能留下的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多。谁也不能保证金融危机过后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国际经济形势对出口的影响仍然是相当大的,出口形势不会马上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均有所下降。3月份出口数据的好转,更多的还是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的原因,国际市场需求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从国内情况来看,虽然3月份出口由负转正,但是出口产品的结构仍然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玩具、塑料制品等都出现了出口增长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供给侧并没有对出口形成有效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如何提高出口产品的供应质量和效率,仍然是出口工作能否真正步入稳定向上轨道的关键。
不仅如此,这样的供给结构对进口也会继续形成不利的制约与影响,导致进出口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与促进,无法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相关国家的贸易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仍然处于下行状态,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9.1%和16.9%。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外贸进出口仍然依靠大量中小传统民营企业在支撑,像高铁这样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没有能够更多地对对外贸易进出口形成有效的拉动和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3月份进出口状况出现较为明显改善的现象,既要增强信心,从中找出更多积极因素,继而在今后不断发扬光大,更要找出不利因素,力争克服。毕竟,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并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出口贸易的恢复。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步伐也很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虽然已经提出,但是如何有效提高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与需求端形成呼应,并激活需求端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一季度和3月份的贸易进出口数据传递出许多积极的信号,并有可能在二季度得到更好的体现。但是,这决不是进出口工作“春天”到来的表现。进出口的“春天”能否到来、何时到来,一要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二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特别是后者,如果效率明显,将对进出口形成有效的支撑和推动。同样,进出口状况的好转又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