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全球经济仍将处在再平衡调整期。中国经济也正处在结构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
虽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应当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特质没有改变,新型城镇化仍有很大潜力,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助推下,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民间创业、创新浪潮兴起,不少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蓬勃发展,部分领域内生活力增强,一些省区和部分企业利润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
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消费和服务业正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6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尤其是科技、信息服务业等增长较快。
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利率保持低位平稳运行,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较快增长,都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
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普遍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
当然也要看到,内外部形势仍很复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还面临不少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较为疲弱,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弱,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国际金融市场信心比较脆弱,美联储后续加息节奏、力度等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部分经济体出台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溢出效应及其他经济体的“回溢”效应将对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大类资产配置、金融市场以及宏观政策等产生影响,地缘政治也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
从国内经济运行看,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大,民间投资增速及其占比下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
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一些新领域增长潜力释放不足,影响了经济活力,债务杠杆上升较快,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暴露增多。
应当看到,这些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运用新机制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持融资的可持续性,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从价格形势看,物价涨幅有所上升,未来变化还须关注。
第一季度物价涨幅出现一定回升,各方面较为关注。从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总体较为疲弱,再平衡调整将经历较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尚未结束,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之近期货币增速等在高位有所回稳,猪粮比处在历史高位,未来也有回落的可能,若这些趋势能够延续,总体看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出现一定回落。
当然也应看到,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前期积累的宏观政策因素可能对物价形成一定压力,房价的较快上涨会强化通胀预期,加之物价绝对水平较高也会使居民对通胀感受更为强烈。
2016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52.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了1.7个百分点。未来的物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政策把握,须继续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