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关于储备棉轮出量或会增加的传言较多,7月28日郑棉各合约大幅下挫,盘面一度触及跌停,随后储备棉竞拍热情明显降温,日均成交价1459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调609元/吨,资金炒作现退潮迹象。近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等地2012、2013年度储备新疆棉报价下调至14700-15000元/吨,地产储备棉报价14200-14500元/吨,较前两日大幅下调500元/吨,棉纺织厂C40S、C32S棉纱的出厂报价也应声下跌300-400元/吨,棉纱“涨价慢,跌价快”的特征突出。从调查来看,随国内棉价触顶回落,“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论断喧嚣尘上,一些前期“不报价,不销售”棉纱的纺织厂和大量囤积棉纱待沽的贸易商恐慌情绪不断升温,少数敏感的经营商率先下调纱价300元/吨开仓跑货。
笔者认为,短期棉价深幅下探的条件并不成熟,贸易商盲目抛货很可能形成“相互踩踏”,既不利于棉花(14780, 50.00, 0.34%)市场稳定,也不利于下游纺纱和织布,预计后期棉价将呈阶段性回调。
一是如果储备棉轮出延期一个月,“细水长流”式的出库对供需的影响并不大,新棉上市前棉花紧张的趋势、心理难有大的改变。据中储棉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仓库配合公检的能力约2.7-2.8万吨(截止7月24日,2015/16年度200万轮出计划已初步完成公检,但按指示今年公检计划为400万吨,各仓库扦样和公检仍全力推进),如果不调整“包包公检”方式,每天的上市量仍在3万吨左右,9月份22个交易日,增加轮出量在66万吨左右,纺企用棉仍然偏紧。
二是9月下旬前国内纺企补充原料的空间狭窄,储备棉或是唯一渠道。从各国际棉商、进口企业的报价和货源来看,8/9月船期只有2016年度澳棉可选择,巴西棉船期集中在9/10/11月份,而2016/17年度美棉的船期最早也要10月份,而且前期花强力偏低、长度差、马值大。剩余2016年度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不多,大型纺企和经营商大多都在等待2016/17年度美棉、印度棉上市后使用,而目前港口保税现货中除澳棉外,2015/16年度美棉、乌棉等陈棉品质偏低,可纺性差。据统计,截至6月底,2016年我国共进口外棉43.02万吨,同比下降53.9%,扣除2015年展期使用的配额约5-7万吨,剩余配额为89.6-43.02+(5-7)=51.58-53.58万吨。7月下旬8/9月船期SM 1 5/32、M 1 5/32的CNF报价分别为90.75美分/磅、90美分/磅,1%关税下的人民币价格分别为15270元/吨、15150元/吨(净重),仍大幅高于储备棉竞拍价格。
三是棉纱、坯布被动跟随棉花等原料上涨,虽然成本压力向下游传递缓慢,但市场逐渐吸收了部分涨幅。从内地纺企报价来看,C40S及以上支数棉纱的涨幅偏大,普遍达到2000-2500元/吨,而OE纱、C21-C32S纱上涨约1200-1800元/吨,全棉坯布的涨幅约0.60-1.0元/米(高支高密坯布调整幅度约1-1.20元/米),下游面料厂、服装厂及外贸公司虽然抵触情绪强烈,但原料大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提涨合同价格成了无奈之举,虽无法完全、有效消化高成本,但上下游价格同涨的通道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