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纺织企业近年受到人工薪金、原料成本等上涨的影响导致不断内迁,有不少企业甚至已经将生产园区建到了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棉花是原料中的大头。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到全国的六成。西部地区丰富的纺织原料、自然资源、优惠政策等纷纷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不可或缺条件。但对于当地的棉纺织行业来说,运输、技术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
以印染行业为例,因为环保和技术等原因,该行业向中西部转移并不明显。“在过去,我们有好的原料,但常常是纺完纱再送到浙江、江苏等地再印染加工。”新疆哈密信合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淑静说,但这也增加了成本。
纺织工业对产业链紧密配合要求较高,中西部缺乏印染企业大大制约当地纺织工业发展水平。
纺织行业高级专家曾祥表示,印染废水治理有很多方法,比如膜集成技术印染废水资源化处理、双膜法在印染废水治理和回用技术的应用等。但这些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根治污染源,只能让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水治理。
但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取得突破。在刚刚召开的“新疆纺织服装经济转型”论坛上了解到,新疆哈密当地的一家名为绿天使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节能环保无污染色技术”即将在新疆扎根。据了解,这种新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水排放,而且还可以高效节省能源和水资源,提高织物上色率及品质要求,解决染色污染问题。该技术使得染色深度提高了80%以上,同时节约能源50%、节水80%、节约染化料25%~35%、污染物排放减少90%,提高工作效率40%~50%。
诸如哈密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上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林淑静的公司目前正在投资建造一项全产业链项目,集纺、织、成衣等为一体。目前,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绿天使”纤维改性着色项目投资3亿元,一期工程于2016年年底投产。
林淑静告诉记者,为了吸引纺织服饰企业西迁,该纺织产业服饰园区对于入驻了企业给予了多项补贴,如在运输上企业生产并运往内地销售的服装和家纺产品,按照产品销售额的2%给予运费补贴;凡使用新疆棉花生产经确认后也享有补贴;另外在租金上,生产厂房前三年可免收租金,第十四年后企业累计交纳的租金若是超过厂房投资额时,厂房可归企业所有。据林淑静透露,第一批招商已经有30多家企业入驻。
不止哈密,随着国家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新疆纺织业的发展迎来了宝贵的机会。新疆已出台《关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为强化产业布局和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布局棉纺织产业、化纤产业、织造产业(含棉织、针织)、服装产业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金碚认为,在全球战略上,实施“一带一路”构想。新疆现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战略机遇,需要工业化与文明演化,纺织服装业是全球化产业,则须有全球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