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人士介绍,近期郑棉市场波动较大,纺企对新季棉花退避三舍。7日,一位江苏纺企负责人说,现在有个别纺企在新疆或山东、湖北等地预购棉花,但他们仍然是“趴在桥头看水流”,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后期棉价回落。近日,郑棉主力CF1701合约在14000元/吨震荡,不少企业担心郑棉难以守住14000元/吨大关,担心跌至13000元/吨以下,所以大家大都保持对新棉的观望态度。
找纱网记者此间采访中也了解到,国产 328 棉花价格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触底反弹,表现耀眼,8 月份较 7月份上涨约 358 元/吨,同比上涨 11.87%。但由于近期受到国储棉储备棉轮出延期一个月计划的影响(从 8 月底延长到 9 月底),国产 328 级棉花价格持续下降,本周均价 14,211元/吨,较上周下降 227 元/吨,下降幅度为 1.57%。长城证券研究员黄淑妍预计,未来随着棉花供给偏向宽松,棉价将继续小幅下降。
此外,粘胶短纤今年年初调整后持续上涨,8 月份同比上升 20.12%;涤纶短纤 8 月略有回暖,但较去年同期下降 0.47%;粘胶长丝 8 月较去年同比上升 1.01%;40D 有光氨纶丝 7月较去年同比下降约 19.46%。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终端需求不振下,行业关注点都落在了供应链整合上面,而行业痛点的解决也在于能否真正的打通上下游环节。那么纺服行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的痛点到底在哪里?国联证券分析师朱乐婷表示,从上游制造端来说,纱线虽然标准度相对较高,但棉花原材料的波动会增加库存和管理成本,同样纱线与前后端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其中天然纤维主要是棉、麻、毛、丝,它们从原产地的产出到采购商的收购之间存在较长的分销环节。而面料端与服装端的产品大多是非标的,存在订单碎片化与生产规模化的矛盾。因此行业需要完整的供应链平台打通上下游的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来缩短交易次数和物流次数,打造柔性供应链提高整个行业的流通效率。
朱乐婷认为,供应链整合平台对于上下游的吸引点在于供应链金融、技术、管理以及信息共享,尤其供应链金融支持这一块,因为在我国的纺织行业中,基本上85%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在进行产品的购买和销售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周转且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目前纺织行业致力于解决行业信息流共享的 B2B 企业主要集中在棉花、纱线、布料撮合领域以及服装流通领域,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相对孤立,整体行业表现为单点发力的特征,而相较于整个产业链来说,产业链的效能可以通过前后端的资源整合进行发力和释放。
找纱网记者此间也了解到,就纱布市场而言,上周以来纱、布销量略有好转,不过仍存在成本消化难度大的客观现实,据各纺企介绍,目前销售的纱、布(特别是坯布)正是7月份购进的高价棉纺制而成。由于市场持续淡季原因,现在仍需慢慢消化。